图的无圈边染色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njia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G=(V,E)是一个简单图,其中V和五分别表示G的点集和边集.令A和g(G)分别表示G的最大度和围长.如果能将图G画在平面上,使得它的边仅在其端点处相交,则称G是可平面图.图的这种平面上的画法称为图的平面嵌入,称为平面图.  图G的一个正常fc-边染色是指映射E(G)—{1,2,...,k}使得相邻的边染不同的颜色.如果G有一个I边染色,我们就说图G是I边可染的.边色数x(G)是指使得图G是I边可染的最小正整数L无圏I边染色是指图G的一个正常的k-边染色,使得不产生双色圏,即染任意两种颜色的边导出子图是森林.图G的无圏边色数a(G)是指使得图G有无圏k-边染色的最小正整数k.  1978年,Kam她最早提出了无圏边染色和无圏边色数的概念.1991年,Alon等人运用概率方法率先证得了图的无圏边色数的一个线性上界,即对任何图G有Y(G)<64A.Molly和Reed(1998)将其改进到a(G)<16A.对于围长有所限制的图,Muthu等人(2005)证明了当g(G)>220时,af(G)<4.52A.2013年,Esperet和Parreau证得了对任何图G,af(G)<4A-4.这也是迄今为止,关于一般图的上界的最好的一个结果.Kam过k和Alon等人分别于1978年和2001年先后提出了以下著名的无圏边染色猜想(简称AECC):  猜想(AECC):对任意图G,有a(G)5的可平面图,不含4-,5-圏、或不含4-,6-圏的可平面图.  本学位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图的无圏边染色问题,共分5章.  在第一章,我们给出所用到的基本概念,简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呈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同时,给出了无圏边色数的几个特征性质引理.  在第二章,我们研究了4-正则图的无圏边染色,证明了:若G是4-正则图,则a(G)<6,从而彻底解决了Basavaraju等人在[Acyclic edge coloring of graphs with maximum degree4.J.Graph Theory,2009,61(3):192-209]—文中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结合已有的相关结论,即得:对于最大度至多为4的图,无圏边染色猜想是成立的.  在第三章,我们研究了一般平面图的无圏边染色,证明了:若G是可平面图,则a(G)5的外可平面图均是无圏A-边可染的,实际上,我们证明了:若G是一个外可平面图且A>5,则a(ist(G)=A,其中a丨ist(G)表示G的无圏列表边色数.因A不能降至3或4,该结论是最好的.对于A=4的外可平面图,我们给出了一个使得其恰是无圏4-边可染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我们也说明了存在无限多个外可平面图使得A=4且aIist(G)=a(G)=5。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第三类自卷积Volterra积分方程的分段多项式配置方法.该类方程广泛地应用于光谱学的实际问题、热传递问题、粘弹性方面的记忆内核识别问题等众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
本文主要利用变分方法研究一类Schrodinger-Poisson系统及其相关问题非平凡解、变号解的存在性、多解性及解的相关性质.我们的工作包含在下面五个部分.  其中位势函数V(㈨
单指标模型是统计学中重要的广义回归模型,纵向数据是结合了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两者特点的数据,从而决定了纵向数据既能较好地分析出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又能较准确地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这个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我
本文讨论了在存在固定初始偏移的情况下,一类线性连续时间切换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全文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简述了迭代学习控制的历史背景,提出了研究切换系统迭代学习控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本章讨论了存在固定初始偏移的情况下,一类线性连续时间切换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问题。研究切换系统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重复运作的过程,考虑了两种系统结构,一种是输入的维数小于或等于输出的维数,另一种是输出的维
学位
本文利用Lie对称法及Lie-B(a)cklund变换法分别研究1+1维WGC方程和Volterra格方程的对称性,获得了这两个方程的Lie对称和Lie-B(a)cklund对称.  本文共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
由于计算资源的有限性,寻求最优算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计算复杂性就是在众多求解问题的算法中寻找出最经济的算法,文献[7,8,9]中阐明了计算复杂性与逼近论中宽度的联系,并把求
直觉模糊集理论及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为模糊多属性决策领域中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模糊决策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直觉模糊数或区间直觉模糊数进行排序.因此,本文重点研究直觉模糊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