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填与强夯联合加固地基试验研究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夯法是一种施工速度快、加固效果好、价格低廉的软弱地基加固方法。强夯加固地基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但是由于强夯法施工震动大,有噪音等,因此在市区建筑密集区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在市郊等人口密度小、周围建筑物少的地区,强夯法的优点便能充分体现出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一些影响城市环境和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大多选址在市郊地区,其厂房、道路、大型设备等对地基承载力与沉降量要求较之以往有很大提高,这种情况下单独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往往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或处理费用过高,因此强夯法与其它地基处理方法结合使用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存在上覆软弱土层且软弱土层厚度不大的地基,可以采用换填法将处理范围内软弱土层挖除,换填强度大、压缩性小的材料,然后对换填后地基进行强夯处理的方法,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地基加固效果,而且能够充分发挥强夯法施工速度快、设备简单、造价低等优点,非常适合面积较大的地基处理工程。  本文在对强夯法的发展应用现状、强夯加固机理、设计方法、施工及质量检测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针对存在上覆软弱土层,单独采用强夯法无法达到地基处理要求的地基,采用挖除软弱土层换填力学性质良好填料,然后进行强夯的方法,达到增加强夯加固效果的目的。通过对强夯试验区地基土土工试验、载荷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果分析和对比,研究换填土种类、厚度以及强夯参数三个方面对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得出合理的强夯施工参数和换填土类型与厚度,及其对地基有效加固深度、地基土强度的影响程度,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其他文献
既有建筑结构是指已经建成、正在使用的建筑结构。我国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已经达到或接近设计使用年限,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早期的建筑结构有
桥梁的维修与加固已经逐渐成为摆在当今桥梁工程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目前桥梁加固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体外预应力加固锚固端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分
BT模式被采用的初衷是解决政府短期内资金短缺的困难,该模式快速发展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发展和承包商业务发展的需求,理论研究相对欠缺。BT模式方案设计评价解决项目合
随着铁路长大隧道的日渐增多,其快速施工成为隧道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能否实现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是衡量整条铁路线路能否早日竣工的重要标准。隧道的快速掘进不仅是指缩短作
钢管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受力特性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广大学者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不过目前针对冷弯钢管混凝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壁厚小于6mm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针对广东省水质特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悬浮载体于CIBR反应器,出水再经过滤,形成自清洗过滤的一体化间歇生物膜反应器FIBR工艺。本课题暂不设过滤器,研究如何在系统中富集硝
作为一种典型的曲面屋盖,柱面屋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并且能提供优美的建筑外形而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程实践,尤其是大跨空间结构中。柱面屋盖的风荷载特性研究多针对一
静压桩引起的挤土效应对工程的建设与周边的环境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静压桩的挤土效应和减少挤土效应的各种措施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详述静压桩挤土效应的研究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全国的城市化建设是日新月异,大跨度成为现代建筑物的主导方向,并且有向跨度越来越大、外形越来越复
由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腐蚀能力不强,一些结构的耐久性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近年来,作为钢筋替代产品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筋材应运而生。用于土木工程的纤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