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柱面屋盖结构风荷载特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典型的曲面屋盖,柱面屋盖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并且能提供优美的建筑外形而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程实践,尤其是大跨空间结构中。柱面屋盖的风荷载特性研究多针对一些典型工程进行,规范资料也不全,无法为更为广阔范围内的柱壳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开展更为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基于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对不同矢跨比、不同高跨比及不同地貌上的柱面屋盖表面的风荷载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平均风压分布特性、脉动风压分布特性,脉动风压的非高斯分布特性,风压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关的描述模型。以上研究工作为该类建筑的主体结构风荷载确定、围护结构的极值风压确定、抗疲劳设计以及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提供依据,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大跨空间结构抗风设计理论垫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进行了系统的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柱壳矢跨比为1/6、1/3及1/2,高跨比为1/10,1/5及1/2,地貌类型为A、B、C、D四类,共计18种工况;(2)基于以上风洞试验结果,首先分析了平均风压分布特性,探讨了风向角、矢跨比、高跨比以及地貌类型对平均风压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不利风向角,并给出典型风向角(来流垂直于屋脊)下的局部体型系数与荷载规范进行比较,建立了较为精确的平均风压计算模型,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3)其次,对于脉动风压分布同样探讨了风向角、建筑几何参数和地貌类型对柱面屋盖表面脉动风压的影响,并结合平均风压分布对柱面屋盖表面流场的分离和再附等特征湍流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分析了脉动风压的高阶矩分布特性,给出划分高斯/非高斯区域的标准。(4)矢跨比是影响柱面屋盖风压特性的主要因素,针对来流垂直于屋脊这一典型风向,分别探讨了大小矢跨比柱面屋盖表面脉动风压的自功率谱特性,在分析风压谱特性的基础上给出了自谱描述模型,同时考察不同矢跨比下柱面屋盖沿跨向中轴线上各测点之间的的空间相关性,建立了柱面屋盖上风压的互谱描述模型,为进一步的结构风振响应分析,极值风压估计和抗疲劳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基于羟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技术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有机污染物削减新技术。TiO2/Fe3+光催化体系为兼顾TiO2与Fe3+特性的二元复合体系,可提高·OH的产率并缩短降解时间,方法简
冗余度设计是重大、复杂受力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在土木工程中,冗余度可以被认为是抵抗连续倒塌的能力,如果结构体系的某个构件由于自身强度不足或外部偶然荷载的作用而发生
防屈曲支撑作为一种新颖的耗能减振构件,在拉压受力时均能达到屈服,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正被逐渐应用于工程结构抗震领域中。防屈曲支撑屈服段内芯需要特殊钢材、构造上需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作为一项临时性工程的深基坑工程不断涌现,因此土钉锚杆支护体系因其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快速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中。但目前对其理论
既有建筑结构是指已经建成、正在使用的建筑结构。我国在建国初期至上世纪60~70年代建造的大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已经达到或接近设计使用年限,由于历史原因,这些早期的建筑结构有
桥梁的维修与加固已经逐渐成为摆在当今桥梁工程人员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目前桥梁加固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体外预应力加固锚固端新老混凝土粘结强度的分
BT模式被采用的初衷是解决政府短期内资金短缺的困难,该模式快速发展主要依赖地方政府城市建设发展和承包商业务发展的需求,理论研究相对欠缺。BT模式方案设计评价解决项目合
随着铁路长大隧道的日渐增多,其快速施工成为隧道工作者特别关注的问题。能否实现长大隧道快速施工是衡量整条铁路线路能否早日竣工的重要标准。隧道的快速掘进不仅是指缩短作
钢管混凝土由于其良好的受力特性已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广大学者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不过目前针对冷弯钢管混凝土的大多数研究主要是壁厚小于6mm的钢管混凝土构件。
针对广东省水质特点,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悬浮载体于CIBR反应器,出水再经过滤,形成自清洗过滤的一体化间歇生物膜反应器FIBR工艺。本课题暂不设过滤器,研究如何在系统中富集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