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利益诉求与危害感知影响的对比分析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农产品优育质高且品种愈发多样,农药在病害防治、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农药使用也带来了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违规使用农药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还会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因此,进一步减少农药使用量,同时提高农药利用效率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基于农户生产行为决策、信息不对称、“亚当·斯密困境”和政府规制等理论,本文围绕影响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因素,利用江苏省913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稳健的logit和olog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危害感知、利益诉求两个内在因素及其他因素对用药行为的影响及内在影响机制,同时探讨农户“理性人”和“道德人”的属性。在研究过程中为了考察拥有不同耕地面积和属于不同地域的农户的行为,在实证中进行了两次分组研究。此外,本文还分析治理举措对农户施药行为和改善意愿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本文结论如下:
  (1)农户本质上是理性的,利益诉求是农户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逐利意愿强度的增加会增加违规施药的概率,对于家庭耕地面积较小的农户和苏北地区的农户来说尤为如此。农户亦具有道德人属性,危害感知是农户规范施药的促进因素。由于家庭耕地面积较大的农户收入来源更广泛,对农业风险的承受度更高,需求层次更高,道德感对其用药行为的影响大于家庭耕地面积较小的农户。同情感对农户的逐利行为具有普遍的修正作用,且相对来说对苏北地区农户的修正作用更明显。
  (2)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常识认知等因素会对江苏省农户施药行为产生影响。普遍来说,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拥有较少家庭人口和较少耕地面积的农户比教育程度低、家庭人口多、耕地面积多的农户施药行为更加规范。家庭所属区域影响农户施药行为,苏中地区农户行为更规范,其次是苏南和苏北地区。对于苏北和苏中地区的农户,家庭收入较低的农户本身收入来源单一,“专业农民”属性增大了其规范施药的概率;而在城镇化水平较高、收入来源更广泛的苏南地区,高收入农户可能会因为缺少专业农民的丰富种植技术和经验因而减少规范施药的概率。常识认知对农户规范施药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3)治理举措对规范农户用药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新闻媒体对于农产品安全事件的持续曝光,会对农户行为起到明显的约束作用;而农业培训和政府监管的促进作用却不甚明显。由于目前农药生产者和经营者是政府监管的主要对象,针对农户使用的监管较少且监管效率不高,因此对于农药的监管在规范农户用药行为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治理举措会削弱利益诉求对行为的负面影响,增强危害感知对行为的正面影响。
  (4)治理举措对农户行为的后续改善意愿有显著影响。新闻舆论和农业培训能够提高农户参与共治的意愿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政府监管有利于督促农户参与共治,但却会降低农户参与农业培训的热情。
  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农药使用监管的有效性;(2)强化宣传,增加信息供给;(3)重视农村教育,加大农业培训力度;(4)建立基于定期农药抽检的奖惩制度;(5)完善农险政策和绿色防控补贴,降低农户经营风险;(6)对农药综合治理增加财政资金投入。
其他文献
谈判支持系统(NSS)是谈判学在群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应用,它通过计算机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容量来改善谈判者的理性限制,并利用先进的通讯媒介来支持谈判者之间的沟通.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传统NSS的弊端,该文对面向电子商务的NSS这种新型系统的谈判机理、模型构建以及系统的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谈判机理方面,该文针对电子商务谈判注重良好客户关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兴趣点的谈判理论,从
该文对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企业要重视防范与实际联系较密切的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风险,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1、该文首先对风险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风险管理、风险诊治以及风险意识对防范企业风险的意义.提出了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核心,财务风险的防范是企业健康成长壮大的根本保证,企业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要把财务风险的防范放在工作的首位来考虑.2、在企业投资财务风险
学位
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ULC)研究已经引起全球科学家的极大关注。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全球、区域和地方范围内产生了严峻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影响。由于LULC对粮食可持续生产的作用,LULC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尤为重要。LULC变化一方面通过改变农田面积大小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另一方面,重要生态用地如林地的转变扰乱了土壤养分流动,影响了农业生产力。在以农业为主的经
学位
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但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如何有效提高中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高中普及率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关键所在。  已有研究显示,在类似我国这种高度竞争性的教育体系中,家庭贫困和学习成绩差是导致贫困地区学生高中普及率不高的两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两个制约因素,本研究设计了一个有条件的现
学位
自2000年以来,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水平极大改善,但是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诸如超重、肥胖等负面问题也逐渐显露。从全球范围来看,肥胖人数在近40年来增加了约六倍,中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超重率也高达39.2%。由于BMI升高和超重会大大增加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因此,这种趋势不仅会对个人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也会导致家庭的医疗负担增加。由超重和肥胖引致的健康成本对个人、家庭甚至对整个国家都造成了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愈发严峻。据统计,我国近60%的老年人口分布在农村,而农村的养老保障却远远落后于城市。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劳动力迁向城市从事非农就业,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的保障方式逐渐弱化。在此背景下,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变得极为紧迫。为应对上述挑战,国务院于2009年9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纸和纸板的消费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张文婷,2007)。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纸和纸板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继德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纸和纸板进口大国。然而,中国造纸产业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森林资源的约束和环境规制。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造纸产业的根本目标。随着国内对废纸等进口原材料的进口限制进一步加强,造纸产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纸和纸板的进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
学位
在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的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却日益严重,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数的13.26%,更严重的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高达8.87%,这两项指标均已经远超“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怎么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老龄化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新农保”与老年人健康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
开展旅游综合改革是在2009年国家整体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出的。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旅游政策,浙江省政府于2010年确立安吉、淳安、武义、遂昌、洞头、仙居6个县为首批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在管理体制机制、旅游资金扶持、旅游特色培育和旅游环境治理等方面先试先行。此后,浙江省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政策的指引下,实现了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5%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现象,本文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一,研究旅游综
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稳定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保证粮食充足供给方面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自2003年起,实现了粮食产量“十三连增”。与此同时,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投入结构变化也越来越凸显,农业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机械化的推广及其他生产要素的大力投入等,均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产量,其中,劳动力投入的大量减少及其内部结构的弱质化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