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网球运动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网球运动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地提升,网球训练的人口基数也不断地扩大,但客观评价我国网球运动整体水平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出现高水平运动员青黄不接的问题,究其本质是青少年网球竞训体系不健全所造成的。如何培养优秀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是我国培养高水平竞技网球运动员的前提,也是提高我国网球整体水平的关键要素,而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训体系是维系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基础保障,决定了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数量、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网球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以系统论、运动训练学理论为支撑,以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竞训体系内影响青少年网球训练的训练因素、竞赛因素、发展制约因素等进行细致调查与剖析,结合世界网球运动发展的大环境,对辽宁省青少年网球竞训体系的各要素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目前辽宁省青少年网球运动员选材模式科学性、系统性、发展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选材仪器、指标体系、具体操作方法使用上存在问题,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层次划分不科学,不同年龄段之间的训练内容科学性不足,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结构不合理,出现断层的现象,青少年运动员地域分布差异较大。教练员整体业务能力水平有限,教练员的初始深造不够,对于基层教练员的再培养、再充电、再深造的扶持不够,教练员的考核评价内容与实际考核要素脱节,对于训练内容及比重安排的科学性有待提高。家长对于学生的期盼值较高,对于网球的热情度较高,实际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运动训练的场地条件较差,室内网球场地急缺,网球训练工作的管理缺少科学规划,导致实际运行效率不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赛事制度存在现实性弊端,高规格、高水平的青少年网球赛事较少,各赛事限制条件较多,青少年运动员实际可参与的赛事较少。结合网球运动发展需要提出以“质、量”互馈为基础,优化选材细节,完善教练员队伍,优化业务能力水平,优化网球赛事体制,提升赛事质量与数量,合理调控网球资源,优化网球运动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