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IT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ssskyfree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业出版行业作为一种相对特别的行业,在经营模式,获利方式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当今企业信息化日益发展,并开始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的大环境下,作为以经营知识、信息为本质的报业企业,同样面临着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造自身业务流程,发展信息技术产品的问题。本文想以作者所在的现代快报社为例,根据现代快报的信息化建设的经历,对一些主要项目的分析,总结经验何教训,并对提出几条建议和对策,希望对以后的工作有所裨益。同时,也希望能推广开来,探讨在报业企业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和途径。   从实际的效果看,现代快报的采编系统、发行系统、CRM等,大多数系统,都按照需求调研,立项选型,项目实施,调试培训,上线验收,这样的流程进行的,因而都基本达到了项目设计的目标。同时,有些项目,如广告系统等,因项目实施缺乏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有力的推进等因素,而延误或拖延。经过分析,以及和南京的两家大的报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比较,作者认为,现代快报的信息化基本上还是成功的。在很短时间内就在应用层面上达到了很多报业集团进行了多年的历程,并且在应用深度和广度上,都很突出。但是,也还有一、缺少统一、长远的技术规划,对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没有相应的技术发展战略配套;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共同参与和沟通不够;项目的立项、选型和上马凭感觉办事,以行政命令代替科学决策;过于依赖供应商、集成商等外部技术力量;对现有系统的二次开发和再次利用不足;等问题,不利于信息化的建设和系统的有效利用。   对于现代快报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者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建设要配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有整体规划,不能要用什么系统时候就上什么系统,之后才发现各系统间割裂,不相融甚至相互冲突;2、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作保证,包括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专业性和复合性的要区别对待,需要包括信息技术主管、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等多层次的人才,人才要有一定的储备;3、IT建设要有合理的需求定位,不能相互攀比,只注重硬件而轻视软件,或是过度追求规模,而忽略了系统的实用性和IT技术发展的摩尔定律;4、充分发挥IT系统作用需有效进行系统管理,做到上一个系统就能有效发挥一个系统的作用,上2个系统,就能通过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互通等,获得超过2个系统本身的效用。   现代快报的信息化建设有其行业的特殊性,也有所有企业建设化的共性,既有作为现代快报规模小,决策快,实施迅速的特色,也有所有报业企业的信息化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作者希望通过本文,探讨报业信息化的作用,方法,也希望能总结报业企业信息化的一条合理的途径。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主流财务金融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经理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财富。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以传统会计数据为核心所构建的业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世界正在被快速改变,全球电信运营商也受到深刻影响。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在经济、科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背景下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了在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类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
旅游基础设施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必需的公用设施,是旅游地形象和投资环境的重要构成。旅游基础设施的状况直接体现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的竞争力。旅游
学位
国有垄断企业长久以来一直处于严格的政府控制之下,“经营低效”和“服务低劣”两大弊端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对此,政府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从原来的经营者角色逐渐转向
学位
银企关系的模式决定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融资关系、监督和控制关系以及契约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决定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中国的金融市场正经历着从关系
学位
教学过程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过程,而在如今的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20世纪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情感教育原理认为,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产生与发展自始至终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动机不很明确的学生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90年代以来,中国印刷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印刷物资的流通方式也被彻底改变了,国有印刷物资公司计划经济时代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就全国范围而言,这类企业中目前有相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