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4]芳烃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及4,4'—联苯二酚的合成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理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杯芳烃(calixarene)是由取代苯酚与甲醛在受控条件下缩合而成的低聚物。它具有 一个由苯环围起来的杯状疏水空腔,可以接纳各种不同的底物,组成超分子化合物。其 杯状空腔大小可通过改变合成条件加以控制,同时杯的上下沿可以进行化学修饰,引入 新的基团或连接新的分子,组成复杂的衍生物。如果用吡咯、呋喃等杂环代替杯芳烃 中的苯酚,则可以得到各种由杂环组成的、类似于杯芳烃的杯杂芳烃。杯芳烃、杯杂 芳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新型的优良受体(主体)分子,可与各种金属离子或小分子底物 形成超分子化合物,并显示出对底物的识别作用,对金属离子的传输作用,超分子催化 作用及分子自组装作用等典型的超分子化学特性。因而,受到各国化学家的青睐,与穴 醚等一起被誉为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大环化合物的代表。正是由于杯芳烃具 有以上特性,所以作为受体它才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选择性,明显优于其它 主体大分子如环糊精和冠醚。 由于杯芳烃:(1)易于进一步合成,且原料便宜易得;(2)形成的一系列环状低聚物, 其空腔的大小可按照不同客体的要求来改变;(3)易于化学改性,利用母体杯芳烃(Parent Calixarene)可以制备大量具有独特性能的杯芳烃衍生物;(4)具有熔点高,热稳定性和化 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溶剂中溶解度低、毒性低、揉性好等一系列特殊性质。 所以近年来国际上关于杯芳烃的应用研究异常活跃。有关杯芳烃的反应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酚羟基反应,通过取代酚羟基中的氢使其转化为醚、酯、酰胺等官能团,这一类 物质在常用有机溶剂中能很好地溶解,因而对其应用的报道也很多;另一类反应是首先 使杯芳烃经过三氯化铝处理脱叔丁基,再以此产物为前体进行亲电、Claisen重排、氯 甲基化及季铵盐化等反应引入各种官能团,这类化合物有较好的活性,能进一步得到其 它有实用价值的衍生物,可见对杯芳烃衍生的合成研究很有必要。 我们一直在研究第二类反应,本课题是在实验室合成杯(4)芳烃,以此为母体 依次进行脱叔丁基、氯甲基化,然后与巯基、氨基等发生系列亲核取代反应,意在合 成出选择性、络合性、灵活性更好的杯芳烃衍生物,为其在生命科学、仿生医学、康 复医学、仿生催化、排除有毒元素、分离提纯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杯(4)芳烃 超分子 受体分子 脱叔丁基 氯甲基化 巯基 氨基 亲核取代反应
其他文献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目前研究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疗健康、工业生产、文化娱乐等方面。本论文在研究计算机图像处理的理论和算法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图像处理
学位
作者名片  李岩,1982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硕士,师从刘大为、袁武、刘泉义、任惠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人物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省青联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2008年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和《美术报》联合评选为“山东国画百家”。 出版有《十艺中国当代书画百家丛书——李岩卷》《山东
该文以硫酸钙为基材,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制孔剂法制备组织工程用硫酸钙多孔支架材料,并利用生物无机材料或聚合物材料与之复合构成复合骨修复材料,以达到性能优化
该文分别以十二烷基苯磺酸的钠、钾、铵、甲铵、四乙铵、三正丁铵、四正丁铵七种熔融有机盐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成功地研制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新型毛细管色谱柱,详细地研究了
该文以制备具有高染料发色团含量和高极化取向稳定性的聚合物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为目的,以简便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并对其各项性能进行了研究.为
碳纳米管具有卓越的电学性能、大的比表面积、高稳定性、强吸附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获取等优点,使其备受关注,尤其在电化学分析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碳纳米管表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磁性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如磁性分离和纯化、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靶向药物载体等。通常应用于生物医学上的材料,其准确的剂量对于优化
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是一种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酶试剂,已被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食品等许多领域。在环境化学方面,已有一些HRP处理水中酚类化合物的
学位
在SERS发现之后,人们又观察到了其它表面增强光学效应(如表面增强红外(SEIRS)、表面增强二次谐波(SESHG)和表面增强合频(SESFG)),但是相关的表面增强机理也尚未被全面认知.基
含氮、含氧杂环是杂环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药物生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药物和化工中间体合成等方面。本论文在对杂环化合物合成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后,发展了CuO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