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玉米淀粉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工艺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和水混合均匀,采用挤出酶解复合法技术进行液化工艺研究,利用单因素方法和响应曲面方法对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玉米淀粉工艺进行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最佳液化工艺产物。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玉米淀粉以及挤出液化后产物表观结构变化情况。利用X-ray衍射法测定原料以及挤出液化后产物结晶度变化情况。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具体分析出挤出物挤出前后热力学方面性质变化。本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高浓度玉米淀粉单螺杆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玉米淀粉浓度是70%、挤出温度是140℃、酶加入量是40U/g时,玉米淀粉液化挤出物DE值是19.55%,和理论值比较接近,这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用来优化单螺杆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玉米淀粉工艺。从方差分析结果能够得出,对高浓度玉米淀粉挤出液化后DE值影响因素从大到小分别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挤出温度>玉米淀粉浓度。(2)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高浓度玉米淀粉双螺杆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螺杆转速为30Hz、玉米淀粉浓度为71%、挤出温度为142℃、酶加入量为42U/g,玉米淀粉挤出液化物的DE值是16.71%,和理论所得值比较相近,这说明该数学模型能够优化单螺杆挤出酶解复合法液化玉米淀粉工艺。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挤出物DE值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为酶加入量>挤出温度>螺杆转速>玉米淀粉浓度。(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最佳单螺杆挤出工艺液化挤出物低聚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挤出液化物低聚糖的每种成分良好的区分,并且线性回归较好,回收率在97.92%~99.46%之间,RSD<3%(n=5)。此种方法能够测定低聚糖以及单糖,能够测定出含量,并且比较准确、稳定。在液化物中,每种成分质量比为葡萄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1.0︰3.4︰7.5︰6.0︰1.8。(4)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对玉米淀粉挤出前和挤出后表观结构不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颗粒表面比较光滑,结构完整,经挤出处理后,玉米淀粉变得蓬松粗糙且多处出现孔洞,呈现锯齿纹状。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玉米淀粉挤出前后结晶度变化,采用单螺杆和双螺杆挤出后玉米淀粉结晶度均下降。结果表明:原料结晶度是32.7%,单螺杆挤出机挤出后,原料结晶度变为22.8%。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液化后,经测定,淀粉的结晶度变为25.6%。利用差热仪测定挤出液化前后的热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经过挤出处理,挤出物中可能有其他结晶物质产生,有利于在升温过程中酶将其逐步降解。
其他文献
本文以1-69杨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炭化、真空热处理、蒸汽热处理、Y射线辐照以及微波热处理对其进行改性,分析比较试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性能的变化,通过对其化学成分、
本文以棉织物为原料作为接枝染色载体,制备棉织物大分子引发剂,以丙烯酸改性阳离子染料单体和KH570改性TiO2颜料为接枝染色对象,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方法将染色单
纳米晶纤维素(Nanocrystal Cellulose, NCC)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天然纳米材料,适于作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填充物。NCC通过表面功能化改性,可赋予其更多的性能,在众多领域中显
屋顶绿化是北京市为改善城市中心区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所采取的一项有效举措。各利益相关方均是屋顶绿化的受益者,也理应成为屋顶绿化的积极推动者。然而目前屋顶绿化的
2007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对农村宅基地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法律性质得到肯定。然而当前《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专门性法规中
本文以油豆角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适宜速冻生产的油豆角品种,确定了速冻油豆角最佳采收时间,优化了烫漂工艺参数,进而为形成完整的加工工艺体系和今后油豆角速冻生产提供理论依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同样,一个公司从发生财务支付困难到宣告破产也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这其中一般经过四个阶段:财务危机的潜伏期;财务危机的发作期;财务危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趋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的影响与地位与日俱增,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如雨后的春笋,其数量和种类也逐步庞大和丰富。自联合国1968年确定了非政府组
本文通过一个旅游开发规划案例来探讨人文历史与生态自然在休闲渡假游中的作用。全文由规划项目概况与现状、规划依据/目标与基本原则、总体规划布局与组团设计、环境设施规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BECT)被普遍认为是预后良好的一种常见儿童癫痫综合征,但近年来的研究揭示BECT很可能并非传统上认为的那样良性,变异型BECT患儿在语言、认知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