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多见于感染、炎症、外伤或角膜手术后。CNV是眼表疾病的显著特征之一,血管化的角膜不但严重影响视力,而且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族Zn2+依赖性内源性蛋白水解酶,以水解细胞外基质为主要功能。新生血管的生成不仅需要降解血管基底膜,而且需要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来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移行和增殖。目前,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表达的干扰已成为治疗新生血管的新靶点。研究显示四环素类抗生素独立于抗菌活性之外,能够通过竞争性结合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中心的Zn2+来抑制MMPs降解细胞外基质。盐酸多西环素(doxycycline)是目前临床可应用的毒性较低而活性最强的MMPs抑制剂之一。我们采用囊袋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观察盐酸多西环素全身和局部应用对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并对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进一步探讨MMPs和NV的关系。方法角膜囊袋法诱导新生血管模型,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B)、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组(C)和结膜下注射组(D)。比较第3、7、14、21d各组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和抑制率,行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盐酸多西环素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新生血管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角膜组织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形成,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说明角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诱导成功。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新生血管稀疏,管腔细小,生长面积明显缩小(P<0.01);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组和结膜下注射组均未见角膜明显水肿,球结膜下注射组新生血管出现时间较晚,血管生长速度和血管密度均小于腹腔注射组,且二者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角膜组织,VEGF不表达或在上皮基底膜有微弱表达;新生血管对照组角膜组织可见以血管内皮细胞为主的胞浆内VEGF表达明显增强,呈棕黄色或棕色颗粒,其表达部位主要分布在形成的新生血管区域;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组和结膜下注射组较新生血管对照组血管稀疏,管腔细小,相应VEGF表达明显减低。结论盐酸多西环素球结膜下注射较全身应用更有效地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可能只是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机制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利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比较发生和不发生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c,DCI)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摘要:目的:了解多肿瘤标志物蛋白(c-12)芯片法与化学发光分析法所测肿瘤标志物结果的符合性以及多肿瘤标志物蛋白(c-12)芯片系统的临床适用性。方法:蛋白芯片法与化学发光分析法测相同标本的6项肿瘤标志物,比对两种方法的符合性及观察蛋白芯片系统的临床适应性。结果:蛋白芯片法可检出肿瘤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与健康人血清中的肿瘤标记物的参考数值存在的明显变化。芯片法对4种肿瘤的5种阳性检出率几乎与AC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发生发展中肾小球裂隙膜分子podocin mRNA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24只SD大鼠尾静脉单次注射阿霉素7.5mg/kg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正常对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中抑癌基因RASSF1A的表达情况和该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分析它们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探讨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导致该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