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热及其生长的影响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产量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膜覆盖和高密度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以提高玉米产量,但地膜覆盖技术推广的同时也带来了地膜残留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可降解地膜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之一。本试验以东北雨养地区玉米为试验对象,设置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1号(M1)、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2号(M2)、普通地膜(M3)、裸地(M0)及3种不同种植密度(D1、D2、D3)的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和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温度、生长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为提高玉米产量和保护农田环境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玉米全生育期内,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的土壤蓄水量明显高于普通地膜覆盖。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下的060 cm土层含水率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土壤水分有显著影响。75000株·hm-2处理和82500株·hm-2处理下的土壤蓄水量较90000株·hm-2处理显著提高了1.7 mm、5.1 mm。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的交互作用下土壤蓄水量较多。(2)在玉米苗期和拔节期,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各层土壤温度均显著高于普通地膜覆盖和裸地处理(P<0.05)。以75000株·hm-2为例,苗期时,1号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处理3.6℃、4.8℃。2号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高于普通地膜和裸地处理2.7℃、3.9℃。拔节期时,各个土层土壤温度波动幅度较苗期明显变小。在抽穗—成熟期,各处理间的土壤温度没有明显差异。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土壤温度有一定影响,土壤温度随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不同种植密度间的土壤温度存在1℃左右的差异。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的交互作用下025cm土层土壤温度高于其他处理。(3)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1、2号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处理下出苗率平均比普通地膜覆盖和裸地处理高出7.8%、16.0%。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处理下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这三项指标均最先达到最大值,且玉米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出苗率没有明显差异。种植密度对植株的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茎粗、干物质重量呈现减小趋势,叶面积指数呈现增加趋势。(4)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下的玉米产量最大,均达到14000 kg·hm-2以上。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的玉米产量较普通地膜覆盖和裸地处理显著增加了12.4%、30.8%。总体上,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82500株·hm-2处理的玉米产量较90000株·hm-2处理增加了5.6%。对于玉米品种而言,不同处理对玉米品质影响不显著。本试验中最优组合为1号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产量达到15641 kg·hm-2。综上,与普通地膜相比,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保水保墒性能更强,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实际生产中可以替代普通地膜投入使用。
其他文献
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的编码效率比H.264/MPEG-4 AVC提高了近50%。3D-HEVC作为HEVC在3D方向的扩展,在继承HEVC编码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多种深度视频编码工具,以更加有效地
一年一度的“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将社会各界著名海外华侨华人汇聚一堂。自2001年初次创办开始,该会议旨在让华侨华人和祖国大陆同胞交流思想,共谋发展。自第一次大会开
建筑物空间分布模式表现为建筑物群组在空间中所体现出的明确的组织结构,并能够在人类视知觉认知过程中被识别和命名,其蕴含着丰富的城市区域结构与功能信息,在制图综合、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时空数据挖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建筑物的线型排列是建筑物空间分布模式中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模式,其不仅广泛存在于城市地图中,而且作为基本单元构成了其他的一些分布模式。建筑物的线型排列模式的识别和分类是一个复杂问题,首
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甘蓝型油菜的株型育种是当前重要育种任务之一。本课题组经过多年筛选得到花蕾簇生突变体,该突变体的花蕾聚集,适于密植。揭示该突变体花蕾簇生的机理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日益频繁的交流,但语言和非语言差异却阻碍了顺畅交流。笔者基于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服务驻华巴方团队译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以核心素养为本,拉开了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的序幕,作为普通高中写作教学举足轻重的一类课型,作文讲评课由于在教学实践中长期面临“高耗低效”的问题,而被推到了改革的前端。普通高中阶段,如何提高作文讲评课的教学效率,解决学生的部分写作问题,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综合问卷调查、个案跟踪、典型作文分析来探讨并梳理目前作文讲评课存在的主
异丁烷-丙烯共氧化是生产环氧丙烷的绿色主流工艺之一。异丁烷-丙烯共氧化工艺副产大量含有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丁酸、异丁酸酯、丙酮等过氧化杂质的叔丁醇。这些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叔丁醇的质量,而且对叔丁醇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带来隐患。为此,本论文制备了一系列Pd基催化剂并详细考察了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丁酸及其酯催化加氢的反应性能,以期建立叔丁醇加氢精制的反应工艺。主要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优化了Pd/δ-Al
近年来,电力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的逐步放开、可再生能源装机大规模增长以及电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传统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方法带来了很大挑战。这种方法仅考虑电力用户的分时用电量、用电峰谷差等需求侧物理指标,无法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创新电力负荷分析方法,不仅关系到售电公司等电力企业的业务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电力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整体推进。本文提出了电力负荷特性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装载机的节能减排技术一直是工程机械领域研究的焦点。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年售出12.3万台装载机,制动能量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回收,将造
城市小汽车数量的日渐增长导致交通出行需求逐渐超过了道路系统所能提供的供给总量,因而引发了愈加频繁的交通拥堵以及安全问题,造成时间以及经济上的损失,人们愈发迫切地需求一种新技术来解决这一城市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更新迭代,实现无人驾驶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与传统驾驶模式相比,该技术具有保障交通安全、提升出行效率以及无需驾驶员操纵的优点,能够很好的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对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