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农药与血清相互作用的光谱特征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残留与人身健康的问题已成为一个让人类担忧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实验室具体条件通过光谱分析技术对几种常用农药(戊唑醇、百草枯、辛硫磷、丙森锌、吡嘧磺隆和阿维毒死蜱)与人体血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医学中农药中毒急救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几种常用农药的光谱特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获得了不同农药在紫外可见区域内都存在各自的特征吸收峰,不同农药的峰值个数和峰形都不相同;通过荧光光谱技术获得了不同农药在不同激发波长下存在的荧光区域不同,不同农药的最大荧光峰值不同,所对应的最佳激发波长也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为农药定性分析做参考依据。(2)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对农药与正、异常(高糖、高脂)血清之间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获得了正、异常血清的吸收特征峰都在278nm处,农药的加入使血清的吸光强度下降。不同浓度的农药与血清作用后吸收峰值产生偏移现象,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了农药浓度值与吸光度的关系模型,可为血清农药残留做定量分析。(3)通过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农药与血清作用的光谱特征。通过研究获得了农药作用前后对血清产生的变化,血清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90nm,峰值位置为336nm。戊唑醇的加入使血清的最大荧光峰值红移3nm(336—339nm),百草枯的加入使血清的最佳激发波长红移至295nm处,同时农药的加入使人体血清的荧光强度都有明显下降。结果可为血清农药残留定性分析做依据。(4)基于同步荧光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等技术对农药与血清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波长差为60nm、70nm、80nm时,农药对血清的荧光光谱影响较明显,峰值红移或蓝移较大。在恒波长差15nm和60nm下,农药对血清中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有影响。通过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得出,血清有两处荧光峰,峰值为334nm和336nm,所对应的激发波长分别为260nm和290nm。血清中加入农药后,农药对血清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作用,同时改变了峰值位置以及荧光峰所对应的激发波长。
其他文献
恶性淋巴瘤病机在于"痰、瘀、虚",现代医学对本病亦有一定疗效,中医药治疗本病应衷中参西,三因制宜,慎重制定治疗策略,或以化疗等为主,根据不同治疗阶段配合中医;或弃用化疗,
目的:探讨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2例,采用新鲜马齿苋取汁外敷或内服合法治疗,干品30g,水煎内服,每日1剂,鲜品捣烂取汁外敷,每日3~4次,随时保
幼儿文学创作是儿童文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结合这时期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低幼儿童文学的创作应具备三个特征:语言浅显而美听、形象生动而逼真、情节简单而集中。
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其途径,为探讨血管生成因子与胃癌的生长、转移之间的相关性,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了其密切关系:VEGF、bFGF对胃癌的生长起重要的
目的:研究非特异性喉肉芽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经组织病理确诊的25例非特异性喉肉芽肿患者,均以手术联合非手术冶疗,口服制酸剂、吸入类固醇,语音治疗等综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HbA1c测定是否能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性高血糖。方法:收治高血糖患者60例,其中急性创伤(无大出血)14例,脑血管意外20例,急性心机梗死18例,重症感染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手术的10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研究者均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
柳永词多诉愁苦悲情,但却通俗易懂。词人用生命填词,将内心情感直白地坦露,其真情溢于言表。他将内心的愁苦悲情融于词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叠字和反问的句式表达出来,更显
本文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在人进中年后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分析以莱辛为代表的部分女性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中的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职生德育素质要求的角度,阐述了政治课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客观地分析了中职生普遍不重视政治课的原因,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来让中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