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粘附蛋白AP33-1和AP33-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构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AP33-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p33。
方法:从临床阴道毛滴虫患者体内分离培养阴道毛滴虫至纯培养,提取阴道毛滴虫总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阴道毛滴虫粘附蛋白AP33基因的三种序列(AP33-1,AP33-2,AP33-3)设计三对引物,经RT-PCR,在AP33-1和AP33-2的反应体系中,得到与预计大小相一致的两种PCR特异性产物,将其分别连接入pMD18-T载体后,转化DH5 α感受态菌,蓝白斑筛选阳性菌落,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鉴定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与分析。再将pMD18-T-AP33亚克隆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分别酶切并连接,转化DH5 α感受态菌,PCR扩增鉴定,用1%琼脂糖胶电泳鉴定。
结果:
1.挑取亚克隆菌落进行PCR,PCR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约1000bp处可见一条明显的条带,无杂带显示。将亚克隆菌落送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双向序列测定,结果为阴道毛滴虫AP33-1和AP33-2粘附蛋白基因全长均为930bp,通过BLAST对GenBank进行同源性搜索与分析比较,与国外己报道的3株T.vaginalis的AP33-1和AP33-2基因分别具有100%和99%同源性。AP33-1和AP33-2基因之间有94%的相似性。
2.以XhoI和EcoR V双酶切系统,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与克隆载体pMD18-T-ap33 Vectot分别用EcoR V和XhoI限制性酶切。
用T4 DNA连接酶连接,构建获得pET-32a(+)-ap33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PCR扩增鉴定,用1%琼脂糖胶电泳鉴定,与pMD18-T-AP33中的目的基因片断一致。
结论:
1.成功克隆出阴道毛滴虫黏附蛋白AP33-1和AP33-2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比较这两种粘附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性,以及它们在人体中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2.构建获得pET-32a(+)-ap33重组质粒,可在原核中进一步表达特异性蛋白,为阴道毛滴虫的诊断,防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