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母细胞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部位异质性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ntwa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C6胶质细胞瘤侵袭的关系以及GBM侵袭性的部位差异。方法为了确定C6胶质瘤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对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细胞侵袭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培养基中添加表皮生长因、使用吉非替尼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外源EGF结合以及对照组C6胶质瘤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及迁移性,所得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于SD大鼠右侧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系,构建大鼠原位胶质瘤模型。观察大鼠接种后一般情况,体重变化,神经功能评分(Bederson评分)。接种后第28天处死大鼠进行灌注取脑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胶质瘤的细胞形态。确定C6胶质母细胞瘤原位模型构建是否成功。肿瘤及脑组织切片行波形蛋白(vimentin)、微管蛋白(tubulin)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此三种蛋白的表达位置,应用Image-Proplus 6.0软件对三种蛋白的免疫组化切片中肿瘤不同部位及正常脑组织进行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测量,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每种蛋白不同区域的表达差异。结果在细胞侵袭实验中24小时后“EGF”组、“吉非替尼+EGF”组及空白组穿过基质胶的C6细胞数分别为:74±7个、52±8个、30±8个。数据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其P值均<0.001,三组各自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共同比较,F=73.59,P<0.001,存在显著差异。细胞划痕实验中,24小时“EGF”组、“吉非替尼+EGF”组及空白组的细胞迁移的距离分别为:5093.33±1662.24mm、1310.00±570.00mm及1623.33±515.01mm。36小时“EGF”组、“吉非替尼+EGF”组及空白组的细胞迁移的距离分别为:12966.67±2365.51mm、2340.00±841.49mm及4300±840.18mm。两时间点迁移距离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83及41.06,P值均<0.05。除空白组与“吉非替尼+EGF”组比较,两时间点的P>0.05,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两两比较P均<0.05。说明加入外源EGF,激动细胞表面EGFR后,C6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而阻断激动后可抑制C6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大鼠接种术后,假手术组大鼠一般状况较前无明显改变,Bederson评分0分。接种组大鼠于实验终止时体重较术前明显减轻,实验终止时大鼠Bederson评分均为3分。大鼠脑组织大体标本可见肿瘤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中心可见出血坏死。HE染色镜下可见胶质瘤细胞长梭形紧密排列,瘤的外周部分区域可见典型的栅栏样坏死区域。证实大鼠原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构建成功。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呈棕黄色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内。肿瘤实质部位的光密度值为8711.33±3138.35,肿瘤边界光密度为3952.63±1525.29,正常脑组织内的光密度值则为1257.94±960.39。两两比较,其P值均<0.001,三区域的光密度值共同比较,F=48.93,P<0.001,存在显著差异。波形蛋白表达强度由正常脑组织、肿瘤边缘到肿瘤实质部位依次增高。微管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其于正常脑组织细胞胞浆内均匀表达。肿瘤实质部位的光密度值为223.44±57.69,肿瘤边缘光密度值为3280.82±1447.74,正常脑组织内的光密度值则为10808.52±6389.99,两两比较,P值均<0.05。三区域的光密度值共同比较,F=31.04,P<0.001,存在显著差异。微管蛋白表达强度由正常脑组织、肿瘤边缘到肿瘤实质部位依次减低。免疫荧光检测可发现,波形蛋白表达于肿瘤组织上,微管蛋白则表达于正常的脑组织,肿瘤边缘同时存在两种蛋白的表达。综上所述,应用波形蛋白和微管蛋白可以很好的标记肿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组化切片中可见其呈褐黄色表达于细胞的细胞质内,该蛋白于正常脑组织内、肿瘤组织边界及肿瘤内部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于肿瘤实质部位的光密度值为14123.09±9397.98,肿瘤边界光密度值为22101.43±9705.92,正常脑组织内的光密度值则为7122.46±5294.36,经两两比较,P值均<0.05,三区域的光密度值共同比较,F=12.01,P<0.001,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内部表达稍高,肿瘤边缘表达强度最高,正常组织中最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波形蛋白的免疫荧光染色示EGFR于肿瘤组织高表达,并且其部分表达区域与波形蛋白的表达区域重合,位于肿瘤边界。结论EGFR促进胶质瘤细胞C6的侵袭及迁移,瘤体中EGFR高表达于肿瘤边界,高于周围脑组织甚至高于瘤体内部。提示EGFR促进GBM侵袭的功能可能存在部位优势,其表达于肿瘤高侵袭性的部位。本研究促进了对GBM生物学特性的理解,为开发新的胶质瘤的诊疗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正>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一阵"美丽乡村"建设热潮,迎来新一轮的乡村改造浪潮,随即,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也越来越被广泛讨论。本文就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我
目的通过聚乙烯亚胺包覆铂纳米团簇(PEI-caged Pt NCs,后文简称纳米铂或Pt NCs)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后文简称NSCLC)A549细胞及顺铂耐药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的干预治疗,并与顺铂进行对比,通过观察纳米铂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凋亡情况及其相关凋亡蛋白p53蛋白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其克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顺铂耐
目的探讨sIL-1 RAP的表达s水平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影响,为胶质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北京市天坛医院神经外
<正>《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结合蛋白2(IGF2BP2)过表达与胶质瘤细胞周期及侵袭性的相关性。方法构建GV146-IGF2BP2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miRNA-140的表达情况,探讨miRNA-140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行为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和细胞侵袭的影响及其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
总结200例患者在使用4种胰岛素注射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200例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过程中有43例出现常见问题,发生率21.5%,其包括更换药物笔芯时常出现的问
一般动力煤选煤厂因块煤洗选,稀介质中煤泥含量极少,磁选机的磁选效率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通过研究磁选机入料浓度、入料流量等因素,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影响磁选机磁选效率的
[目的]验证金花定咳颗粒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试验,观察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痰热证病例共56例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缺乏保障运行及评价机制等问题。而"引导式"实践教学是将关注的重点转移至教学设计和实践评价这一前一后两个环节,有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