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患者CT结果与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crasher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鼻窦CT评分结果,研究评分结果和患者组织病理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和百分比的相关性.  方法:  1、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355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过程中取病理标本后将病理结果进行分组,根据每高倍镜视野下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绝对值是否≥ 10或百分比是否≥ 5%分为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组(ECRS组)与非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组(NECRS组).同时对所有病例的CT结果进行Friedman分期和Lund评分.  2、分期并评分结束后,分析这两组之间各个Fridman分期中的Lund评分,比较各期之间的数据结果,探讨这两组的各期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差异.  3、观察并检验鼻窦粘膜组织,计算其中的嗜酸性粒细胞(bEos)计数和百分比,并研究分析两组之间Lund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和计数均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计算得出其相关系数.  4、数据处理方式 采用(x)±s表示所有取得的变量资料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则采用非参数相关Spearman秩分析.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嗜酸性慢性粒细胞性鼻窦炎组的CT结果在总Lund评分上与非嗜酸性慢性粒细胞性鼻窦炎组有显著性差异(Z=1.674,P<0.01),但在Fridman4个分期中T1、T2、T3、T4这4个不同分期中的Lund评分均没有统计学差异(Z=1.011、0.892、0.612、0.280,P均>0.01).  2、两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组织病理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计数与CT图像结果中Lund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216、0.223,P均<0.01).  结论:  1、慢性鼻窦炎患者CT图像表现总体差异的原因可能由于组织病理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弥漫性浸润而引起的,即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组与非嗜酸性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组这两组之间的Lund总评分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但在Lund各个Fridman分期中两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地差异.  2、病理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或百分比越多,慢性鼻窦炎患者CT结果中各个分期的Lund评分越高,即CT图像表现的越严重.
其他文献
前言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