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产权风险与对策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人数字资源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出于一定目的而生成的原创性或再生性数字文件。对于个人而言,它是个人及家庭宝贵的数字记忆,对于社会而言,它是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个人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是数字时代的必然需要。与其他数字资源相比,个人数字资源与主体的关联更加紧密,长期保存过程中产权问题带来的风险难题尤为突出。对引起产权问题的产权风险进行分析,寻找到可行的应对策略,是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个人数字资源的形成来源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包含了个人的劳动和智慧,在对个人数字资源的采集、处理、保存和使用中,难免会因为侵犯到数字资源主体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而受到追责,因此,本文将个人数字资源产权风险分为版权风险和个人数据保护风险两大类。构成版权风险的主要原因有:(1)版权持有者的模糊性,版权持有者的模糊导致存储库无法准确的获取相应授权;(2)现行版权法的不适应性,现行版权法无法适应多变的数字环境而导致很多情况下无法提供准确的指导;(3)知识共享协议应用的局限性,知识共享协议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但因为协议实际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使得仅仅依靠知识共享协议无法完全解决版权问题;(4)版权许可条款的模糊性,版权许可条款的模糊使用户无法准确把握协议内容,导致用户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甚至于用户碍于条款的模糊明哲保身,决绝信息交流。个人数据保护风险的主要原因有:(1)数字环境中现行个人数据保护法案的不适应及缺失,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相对缺失,数字环境中尤为严重,无法对保障合理信息交流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提供有效指导;(2)个人隐私数据的识别困扰,个人创建内容的爆炸增长,导致面临海量与个人相关的数字资源时进行个人敏感信息识别成为一件“无尽的任务”;(3)个人隐私数据的使用困扰,存储库为了降低风险,对于含有个人敏感信息的数字资源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导致用户无法合理获取个人数字资源,或是为此背负了很大的法律风险。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总结这些问题背后的共性,笔者发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受四个方面的影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公众对于合理交流与产权保护之间道德观念的转变、存储库管理不规范、技术力量的薄弱。对症下药,本文从完善法律约束、加强道德约束、建立个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框架、建立健全存储库风险管理流程、建立标准化元数据规范、发展数字终端工具六个方面阐述应对策略,这也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在论述中,本文比较注重实证,问题分析和策略阐述过程中通过列举大量实例和构建一些流程,结合图表,使文章尽可能的有理有据、简单易懂。
其他文献
依据自媒体和档案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案例调研的方法,对档案自媒体在档案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研究。通过对具体调查数据
本文探讨了就业信息查寻行为的相关概念,结合国内外信息查寻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设计出了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信息查寻行为调查问卷,并以西南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研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了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政府在行政、经济和服务方面的效率,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风险。电子政务系统一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由信息技术阶段向信息资源阶段的转型,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面对国家
机构知识库是基于开放存取的理念,依托于学术研究机构,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并运行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系统。机构知识库能够为学术机构提供有效的学术资源管理手段,为科研
在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3年通过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陆续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近年来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在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与血清铁蛋白(SF)联合检测对男性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67例男性肺腺癌患者及58例健康男性的CEA、SF水平。应用Log
文献间或作者间的相互引证代表了一种潜在的对被引对象的关注,且这种引用是呈现一定规律的,学者的引用展示了其学术风格与学术认同。   本文基于著名情报学家White在2001年
《海外创业板运作成败总结与启示》王晓津报告在系统梳理和总结海外75家创业板市场发展概况和运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运作成败的表现、直接原因及社会基础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
随着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科学评价工作。科学评价与科学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科学评价促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又进一步为科学评价提出新的挑战。然而,目前的科学评价中,无论是同行评议还是引文分析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此外,由于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任何单一的评价方法不可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评估结果。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科学评价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理论研究上,本文首先对同行评审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