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证治规律研究

来源 :河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nr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往研究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营卫生会》),“营卫不通,血凝不流”(《伤寒论·辨脉法》),“血脉相传,壅塞不通”(《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从生理、病理、传变、治疗不同方面揭示了血管病变防治的核心内涵,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基于“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体现的“壅”→“塞”→“不通”传变规律,与心血管事件链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衰关键环节相关性,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的证治规律,有助于从全新的视角揭示本阶段心血管疾病的病机传变规律,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系统干预提供重要支持。目的:在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下,系统收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相关古今医案,利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证治规律。方法:古代胸痹心痛、心积医案通过《中华医典》获得,现代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医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获得,筛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医案,建立核心数据库,对症状及药物数据分别进行数据清洗及规范化,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证治规律。结果:第一部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冠心病心绞痛古今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古代胸痹心痛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1胸痹心痛医案症状研究胸痹心痛主要症状为胸痛,前5位高频症状依次为胸痛、胸痛彻背、纳差、胸闷、心悸;前3位高频舌象依次为苔腻、苔白、舌质淡;前3位高频脉象依次为弦脉、滑脉、细脉。症状关联规则显示主要症状胸痛与咳痰、倦怠、短气、心悸、呕吐、乏力、腹胀、腹痛、嗳气等症状均呈现高关联。症状聚类分析共聚为4类,S1:嗳气、短气、呕吐痰涎、眩晕等;S2:胸闷、手足不温、便溏等;S3:汗出、倦怠、乏力,纳差、腹胀等;S4:咳痰、呕吐、痛引肩背、脘痛、身痛、寐差、心悸、口干唇燥、小便不利、大便不畅等。1.2胸痹心痛医案证候研究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辨证标准,胸痹心痛证候以卫气郁滞、痰浊阻络、卫阳不足为主要证候。证候关联规则示卫气郁滞-痰浊阻络、瘀血阻络-痰浊阻络呈高关联。1.3胸痹心痛医案药物研究胸痹心痛医案前10位高频药物有半夏、陈皮、茯苓、瓜蒌、薤白、生姜、甘草、桂枝、旋覆花、芍药;药物调卫气营血功效分类结果示高频药物分类依次为流气畅络药、祛痰通络药、益卫温阳药。一阶、二阶全频药物关联规则均显示瓜蒌、薤白、半夏、桂枝、枳实、陈皮、茯苓之间表现出强关联性;一阶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显示薤白-桂枝、生姜-薤白、薤白-枳实、薤白-郁金、薤白-旋覆花、桂枝-芍药之间表现出强关联性;二阶去高频药物关联规则显示枳实-桂枝-薤白、厚朴-桂枝-薤白、芍药-桂枝-甘草之间表现出强关联性。药物聚类分析共得到4个核心聚类组合,D1:旋覆花、青葱、茜草、竹茹、陈皮、川楝子、厚朴、紫苏、郁金等;D2:枳实、薤白、桂枝、瓜蒌、半夏、高良姜、香附、吴茱萸、茯苓、生姜等;D3:附子、黄芪、白术、白酒、花椒、乳香、没药、川芎、五灵脂、枳壳、木香、桔梗等;D4:当归、桃仁、延胡索、槟榔、乌药、贝母、沉香等。2现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证治规律研究2.1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一般情况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冠心病心绞痛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2.2冠心病心绞痛医案症状研究冠心病心绞痛主要症状为胸痛,前5位高频症状依次为:胸痛、短气、胸闷、乏力、寐差;前3位高频舌象有苔白、舌紫暗、苔腻;前3位高频脉象为细脉、弦脉、沉脉。症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可见胸闷、胸痛、乏力、短气、倦怠之间高关联。症状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症状群集组合,S1:胸闷、胸痛、短气、乏力、心悸、寐差等;S2:胸中胀痛、腹胀、嗳气、少气懒言、纳差等;S3:胸中刺痛、痛有定处等;S4:口中黏腻不爽、体胖、痰多等;S5: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等;S6:面赤、口苦、烦躁、嗳气、口干渴等;S7:畏寒、形寒肢冷、面色苍白等。2.3冠心病心绞痛医案证候研究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辨证标准,冠心病心绞痛前4位高频证候为卫气虚滞、瘀血阻络、卫气郁滞及痰浊阻络;证候关联规则分析示高关联规则主要集中于卫气虚滞、卫气郁滞、瘀血阻络与痰浊阻络之间。2.4冠心病心绞痛医案药物研究冠心病心绞痛前10位药物有丹参、甘草、川芎、黄芪、半夏、茯苓、当归、瓜蒌、薤白、红花。药物调卫气营血功效分类结果示高频药物分类依次为活血化瘀通络药、益气固卫药、流气畅络药、祛痰通络药。一阶药物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黄芪-川芎、薤白-瓜蒌、瓜蒌-半夏、川芎-当归等关联规则呈高关联;二阶药物关联规则结果显示黄芪-川芎-丹参、薤白-瓜蒌-半夏等关联规则呈高关联。药物聚类分析共得到4个核心药物聚类,D1:柴胡、降香、檀香、木香、砂仁、郁金、延胡索等;D2:黄芪、党参、白术、川芎、赤芍、红花、桃仁、当归等;D3:瓜蒌、半夏、桔梗、薤白、陈皮、三七、水蛭、地龙等;D4:附子、桂枝、龙骨、牡蛎、人参、麦冬、五味子、西洋参、酸枣仁等。第二部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一般情况研究心肌梗死介入后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本病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2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症状研究心肌梗死介入后主要症状为胸痛,前5位高频症状依次为胸痛、胸闷、口唇青紫、形寒肢冷、心悸;前3位高频舌象为舌紫暗、苔白、苔腻;前3位高频脉象为细脉、弦脉、结脉。症状关联规则结果可见以主要症状胸痛、胸闷为中心,与乏力、短气、口唇青紫、畏寒、形寒肢冷、冷汗淋漓等症状高关联。症状聚类分析得到3个症状群集组合,S1:短气、倦怠、乏力、纳差、胸中刺痛、痛有定处、痰多、头晕等;S2:少气懒言、自汗、冷汗淋漓、形寒肢冷、面色晦暗、胸痛、气喘等;S3:胸闷、口唇青紫、心悸等。3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证候研究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辨证标准,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前4位的证候依次为瘀血阻络、卫气虚滞、卫阳不足及痰浊阻络。证候关联规则显示卫气虚滞与瘀血阻络高关联。4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药物研究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前5位高频药物依次为甘草、丹参、人参、半夏、瓜蒌。药物调卫气营血功效分类结果示高频药物分类以化瘀通络药、益气固卫药、流气畅络药、益卫温阳药为主。一阶、二阶药物关联规则均显示红花、当归、川芎、丹参、地龙、桃仁、黄芪等药物之间高关联;人参、黄芪及甘草之间高关联;附子、人参及桂枝之间高关联;瓜蒌、半夏、薤白、枳实之间高关联。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形成5个比较有意义的药物组合,D1:黄芪、川芎、赤芍、五灵脂、蒲黄、地龙、桂枝等;D2:瓜蒌、半夏、薤白、石菖蒲、土鳖虫、枳实等;D3:附子、干姜、人参、甘草、山茱萸、白芍等;D4:柴胡、桔梗、枳壳、木香、当归、桃仁、丹参、红花、延胡索、三七、牛膝等;D5:麦冬、五味子、党参、白术、大枣等。第三部分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心梗后心衰古今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古代心积医案证治规律研究1.1心积医案症状研究心积以喘、水肿等为主要症状,出现频次前5位的高频症状依次为喘、水肿、咳嗽、不得卧及小便不利;前3位的高频舌象依次为苔白、苔腻、舌质红;前3位的高频脉象依次为沉脉、弦脉、细脉。症状关联规则结果可见高关联规则主要集中于水肿、喘、咳嗽、不得卧等症状,其中水肿-喘、咳嗽-喘、喘-不得卧关联性较高。症状聚类分析共得到3个症状分类,S1:乏力、心悸、身寒肢冷、恶寒、纳差、胸痛、便溏、面色萎黄、汗出等;S2:胸闷、水肿、小便不利、不得卧等;S3:动则短气、面色黧黑、身痛、胁痛、咳嗽、咳痰等。1.2心积医案证候研究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辨证标准,心积医案高频证候为水湿阻络及卫阳不足,证候关联规则可见卫阳不足与水湿阻络高关联。1.3心积医案药物数据挖掘研究心积前10位高频药物有茯苓、陈皮、白术、半夏、杏仁、泽泻、甘草、桂枝、生姜、附子;药物调卫气营血功效分类结果示高频药物分类以利湿通络药、益气固卫药、益卫温阳药为主。一阶药物关联规则结果显示以茯苓为中心与陈皮、半夏、白术、附子、桂枝、泽泻之间表现出强关联性;二阶药物关联规则结果显示山药、茯苓、地黄、泽泻、牡丹皮、山茱萸、附子之间表现出强关联性。药物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核心药物聚类组合:D1:茯苓、桂枝、生姜、半夏、附子、肉桂、泽泻、牡丹皮、山茱萸等;D2:黄芪、当归、白术、党参、甘草、猪苓、茯苓皮、大腹皮、防己、厚朴等;D3:桑白皮、杏仁、石膏、紫苑、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车前子、冬瓜仁、沉香等;D4: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药、地黄、牛膝等;D5:葶苈子、大枣等。2现代心梗后心衰医案证治规律研究2.1心梗后心衰医案一般情况研究心梗后心衰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高发年龄段为70-79岁。2.2心梗后心衰医案症状研究心梗后心衰医案以胸闷、气喘为主要症状,高频症状依次为胸闷、气喘、乏力、心悸、短气、下肢水肿等;高频舌象为苔白、舌紫暗、苔薄;高频脉象为沉脉、细脉、弱脉。症状关联规则显示本病主要症状胸闷、气喘,与短气、形寒肢冷、口唇青紫、下肢水肿等症状高关联。症状聚类分析可得到4个症状群集组合,S1:自汗、倦怠、纳差、畏寒、尿少、口唇青紫、气喘、不得卧、胸痛等;S2:颧红、五心烦热、口干渴、乏力、短气、心悸等;S3:少气懒言、面色苍白、便溏、痰多、咳嗽等;S4:下肢水肿、面色晦暗、胸闷等。2.3心梗后心衰医案证候研究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医案证候辨证标准,心梗后心衰前4位的证候依次为卫气虚滞、卫阳不足、水湿阻络及瘀血阻络。证候关联规则显示水湿阻络-卫阳不足、卫气虚滞-瘀血阻络、瘀血阻络-水湿阻络高关联。2.4心梗后心衰医案用药研究心梗后心衰前10味高频药物有黄芪、茯苓、丹参、白术、附子、甘草、葶苈子、人参、麦冬、五味子等。药物调卫气营血功效分类结果示高频药物分类以益气固卫药、利水通络药、活血化瘀通络药、益卫温阳药为主。一阶、二阶药物关联规则结果均显示茯苓、黄芪、附子、桂枝、白术、丹参等药物高关联。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4个药物聚类,D1:附子、桂枝、黄芪、赤芍、桃仁、益母草、泽兰、猪苓、茯苓、葶苈子等;D2:人参、红花、三七、丹参、川芎、泽泻、桑白皮等;D3:莪术、三棱、大腹皮、车前子、柴胡、升麻、桔梗等;D4:肉桂、仙灵脾、太子参、西洋参、龙骨、牡蛎、党参、麦冬、五味子、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等。结论:1古代胸痹心痛医案以“卫气虚滞、卫阳不足、痰浊阻络”为基本病机,以“流气畅络、温通卫阳、祛痰通络”为基本治法;现代冠心病心绞痛医案以“卫气虚(郁)滞、痰瘀阻络”为基本病机,以“益气畅卫、祛痰通络、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2心肌梗死介入后医案以“气虚血瘀,脉络瘀塞”为基本病机,以“益气固卫、化瘀通络”为基本治法。3古代心积医案以“气阳虚乏,水湿阻络”为基本病机,以“益气温阳、利湿通络”为基本治法;现代心梗后心衰医案以“气阳虚乏,络瘀水停”为基本病机,以“益气温阳、化瘀通络、利水消肿”为基本治法。4“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发生发展过程体现了从气机失常(气)→脉络瘀塞(血)→络瘀水停(水)的关键病机演变过程。基于事件链病机演变过程,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指导系统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后→心梗后心衰”事件链,防中寓治,治中寓防,防治结合,发挥中医“治本病,防未病”的临床优势,控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防下游传变发挥,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
其他文献
标准化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产品效益,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内部技术的科学管理。本文基于作者多年的标准化工作经验,从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规范、标准化工作模板、规划和计划、标准制修订任务、标准化培训、外部标准化活动、实施与监督、标准复审、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推广活动等细致工作方面给予建议。希望让标准化工作不神秘,让首次接触标准化的工作人员也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让标准化工作逻辑更简单高效地运行。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作用。当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对英语绘本特点认识不足、缺乏绘本教学理念模糊以及绘本研究滞后等问题。所以,基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背景下,本文针对绘本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帮助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水平,最终实现英语绘本的有效性教学。
<正>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人才培养向着专业化方向转变,即联系社会发展实际,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化、职业化课程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能支撑。然而,当前职业教育受经验不足和以往教育模式的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立足于研究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现状,旨在提出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措施。
期刊
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促进学生的语感培养、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南宁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阅读教学以解题为旨归、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学生的阅读量较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能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扩展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广
<正> 甜味物质(各种糖类和甜味剂等)的甜味倍数,是用品尝比较法测定出来的.测定的方法是这样的:我们一般用蔗糖来作比较的基准,并把它的甜味倍数规定为1.首先,把蔗糖配制成1%以下的标准比较溶液(人舌头上的味蕾细胞对这样浓度的甜味最敏感),将需要测定甜味倍数的物质(简称被测物),溶解在水中,在不断改变它浓度的同时将两种溶液进
期刊
本方案提出了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中成药防治建议。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分列为“儿童预防用药”,推荐了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的中成药;“儿童治疗用药”,提供了轻型、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患儿治疗中成药,分别以发热恶寒、头晕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等为主症者,兼见咽痛、咽干症状者,兼见咳嗽较重者,兼见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腹泻等症者,提出了相应的中成药,介绍了各药品的组成、功效、适用证候,以供
加强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产业技术变革的主导力量,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更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产业集聚的重要驱动。以创新驱动战略为导向,深入落实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协同发展,关键点在于一体化规划人才政策与产业布局、数据化支撑人才引进与产业需求、集群化推进人才聚焦与产业升级、高端化嫁接人才潜能与产业潜力。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蜱被认为是仅次于蚊子的第二大最常见的病原体载体,我国蜱虫约有120种,可传播病原体的约有60种,可将多种致病病毒传播给脊椎动物。比如蜱传脑炎病毒(TEBV),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内罗毕绵羊病病毒(NSDV),非洲猪瘟病毒(AFDV),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BV)等,并且蜱传病毒导致的疾病致死率高,缺少有效疫苗,而且防治方法有限。近年来不断有新型蜱传病毒被发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税费政策对治理环境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研究此问题,选取黄河流域省际面板数据,用省会距离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测算税费政策对黄河流域环境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对工业SO2、工业废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三种污染物的排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促进黄河流域的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出进一步优化税收制度、推进“绿色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