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ie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甘肃农业大学在定西市李家堡镇开展的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采用CO2分析仪、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比较保护性耕作和其它耕作措施下旱作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因子对其排放通量影响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耕作(T)和保护性耕作(NTS)措施下春小麦成熟期两种耕作措施下农田土壤均表现为大气CO2,N2O的源和CH4的汇。CO2,N2O和CH4都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传统耕作措施下CO2排放通量明显高于保护性耕作。CO2日排放通量最高峰出现在12:00,最低峰出现在2:00。N2O日排放最高峰出现在16:00.最低峰出现在0:00。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增加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排放。两种耕作措施下CH4吸收通量的最高峰均出现在14:00,保护性耕作措施下CH4吸收通量的最低峰出现在22:00,传统耕作措施则出现在2:00。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能促进农田土壤对CH4通量的吸收。地表温度,5cm地温与CO2排放通量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都与CO2通量呈指数函数关系。N2O与各个耕层的土壤温度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其排放通量呈线性函数关系。CH4与地表温度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对作物生育期内温室气体的季节变化动态研究发现:在小麦地,CO2排放通量的大小依次为: TS>T>NTS>NT; N2O排放通量的大小依次为:T>NT>TS>NTS;CH4吸收通量大小依次为:NTS>NT>TS>T。豌豆生育期内三种温室气体通量比较研究得出:CO2排放通量的大小依次为:T>TS>NTS>NT;N2O排放通量的大小依次为:T>NT>NTS>TS;对CH4吸收通量的大小依次为:NTS>NS>NT>T。保护性耕作措施较其它措施能显著减少土壤CO2、N2O的排放量,更能促进对CH4通量的吸收。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显著的作用。3.作物生育期内土壤CO2和N2O排放通量与土壤各个耕层的温度呈正相关关系,CH4吸收通量与各个耕层的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它们之间都呈线性函数关系。其中,CO2与土壤地表温度的相关性最高,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与CO2通量之间的相关性越小。N2O与10cm地温的相关性最显著。CH4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比较大,CH4通量与0-5cm的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性最大。4.在不同的耕作措施下,小麦地的增温潜势表现为:T>TS>NT>NTS,豌豆地的增温潜势表现为T>NT>NTS>TS。在农田土壤中,CO2所产生的增温潜势最大,CO2和N2O均表现为正的温室效应,CH4表现为负的温室效应。苜蓿地的综合增温潜势显著低于小麦地和豌豆地的综合增温潜势。
其他文献
以南疆三地州为例,分析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中的抑制性问题,其影响因素为农村金融需求的长期低迷、农村金融供给的缺陷、政策支持层面上的制约以及金融生态
研究了密度加权平面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仿真。以某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为例,根据该密度加权天线阵的技术指标分析了阵元排列设置,并进行了天线方向图仿真,比较了仿真结果波瓣
针对手势识别实时性和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指尖角度集核密度估计的特征提取方法。通过对一般手势定义指尖角度集并提取指尖角度集核密度估计特征。为解决形状匹配的相位
黄钟尺,是中国古代测量长度的标准尺。光速米,是西方当代最新制定的标准米。中国古代黄钟尺,是以一定的音律参数规定一定的长度单位。西方当代光速米,是以一定的光速参数规定一定
下肢全长摄影的主要临床应用目的,就是观察从髋关节到踝关节的整个下肢骨骼的形态,生理角度,生理曲度,力线,生理特征,测量其全长等。目前,下肢全长摄影主要用于下肢的畸形矫
目的:探索手术室设备定点定位摆放模式的效果。方法:将设备放置区域划分区段顺序编号,附上图片及编号,并指定为各种设备摆放位置。分析比较整改前后设备取用和归回的工作流程
介绍了楔式流量计的原理、优点、结构和安装使用要求。
为传承卤制品的传统工艺,介绍了北京酱猪头肉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主要是原料选择、整理和配料,重点是酱制过程中酱前预制、酱中煮制、酱后出锅等3个环节。同时介绍了生产配
“我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看到一个跨境电商平台,不到1年时间,员工仅100多人,已经实现了7亿多元的销售额。这样的‘井喷式’增长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在9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
报纸
为了改变河南臭豆豉目前的现状,加速臭豆豉产品的工业化进程,从河南不同地区采集了5种农户自然发酵的臭豆豉样品,利用平板稀释分离实验,对自然发酵制成的臭豆豉的微生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