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变迁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教育理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公民教育课程是实施公民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基础教育阶段是发展公民教育课程最基本、最关键的时期。因此,研究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对推动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澳大利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以澳大利亚公民教育的发展历程为主线,系统阐述和分析了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初创、发展、停滞、复兴和全面发展五个阶段的社会背景、课程实施、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澳大利亚公民教育课程的历史发展的基础上,以期对我国公民教育课程进一步的思考。澳大利亚公民教育课程是伴随着公民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初始阶段,新教育运动初步引进了公民教育课程,公民学成为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好公民”,但过于依附于大英帝国,教师对公民学的教学意识不高,方法也过于枯燥单一;由于受到二战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澳大利亚公民教育课程进入了发展阶段,社会科成为当时公民教育的主要课程,依附于英国的情结有所减弱,但实施效果不佳,更倾向于传统上的教学;20世纪中后期,澳大利亚过于重视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忽视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公民教育课程处于停滞状态;公民学专家小组发布的“发现民主”计划推动了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使得公民教育课程走向了复兴之路,社会与环境研究课程成为主要课程,虽然在发展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公民教育课程从此获得了各方面的支持和关注;在联邦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澳大利亚各州和地区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予以推动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社会与环境研究课程得以进一步完善,逐步走向了全面发展的道路。研究澳大利亚公民教育课程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公民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南海中部柱状样中烷基环己烷、烷基苯、胡萝卜烷和萜烷的分布特征,它们来自藻类和喜盐细菌。4-甲基甾烷的先驱物4-甲基甾醇存在于钙质超微化石颗石藻中,它为南海沉积物中
柳乌蠹蛾是吉林省西部阔叶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木材质量.该虫以幼虫越冬,在白城市区2 a1代,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22日至7月15日,卵期14~24d,孵化率较低,成虫趋光性较强
NE苗木助长剂是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化学系与佳木斯大学联合研制的可溶性苗木助长剂.经北华大学林学院和红石林业局在东兴苗圃、板庙子林场的苗木培育和造林中应用,取得了
通过对汽车轮毂用带挡圆圆锥滚子轴承轴向游隙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分析了这种轴承的零件中各相关尺寸对其轴向游隙的影响,并从加工的角度提出了保证轴向游隙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