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好人观”的质性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za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一直是教育界历久弥新的重要议题。小学阶段的德育具有“打地基”的作用,对人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现状与特点,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已有研究多从成人视角来探究这一问题,而缺乏从儿童本位进行理解。同时,已有研究也多采用问卷、量表、访谈等有一定预设性的研究方法探究儿童道德,不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扩展,使我们不得深入地了解小学生对于“好人”、“道德”的体认。因此,本研究运用画图分析法,以“好人观”为主题,探究小学生的道德发展现状与特点,为小学生德育改革提供新思路。研究以J省N市的三所小学共10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画图分析法结合焦点团体访谈收集资料,对小学生的“好人观”进行深入描绘。通过对小学生“好人”主题画作进行内容分析,探寻小学生“好人观”的结构、特点、成因及教育学意义。最后,以“好人观”这一来源于小学生自身的“本土化”概念,结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探究小学德育课程的努力方向。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好人观”主要包括外在形象特征与内在道德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外在形象特征维度,小学生较注重微笑与外貌这两个方面;在内在道德品质维度,小学生主要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个维度进行观照,他们认为好人需具备23种道德品质,而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眼中,这些道德品质的重要程度又有所不同。同时,小学生的“好人观”也表现出偏爱同性、偏爱同龄人、偏爱特定职业、情境性、可塑性等几大特点,其形成受到小学生生活经历、年龄发展特征、想象等源于个体自身的因素、家长的“言传身教”、教师德育信念、同侪文化及新媒体的传播内容的合力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学校应该在德育过程中聆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其道德智慧,重视其“好人观”;同时,德育课程的研制应该基于小学生的“好人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道德观的建构或重建。
其他文献
<正>"谁说雷锋没户口?河北雷锋天天有!"无论在哪儿,谈起好人文化,河北人总是引以为傲,"做好人让我们有底气!"百闻不如一见。在农村厂矿、学校营房、社区街巷,行走于燕赵大地,
<正> 一般的中学物理实验书中介绍此演示实验时,都是采用悬吊式,即把两根导线用游丝吊起来,然后令其通以电流,观察其受力情况.但此法存在着一个最大的缺点—用来做悬吊导线的
<正> 数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应包括观察、归纳、猜想、证明四个阶段。观察是收集信息,储备信息阶段;归纳是消化转换信息,反复尝试、重新组合阶段;猜想是突然领悟、得出结论阶段;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骨骼肌萎缩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20例胸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减重组各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
摘 要:表征物理问题条件与任务的核心信息是物理概念,而物理概念通过相关定义与规律组成一个知识网络,以物理模型为核心的物理量关系网络能使物理问题解决变得简单高效。基于这种物理量关系网络的物理问题解决方法的核心是“找关系”,具体包括根据已知信息所在的关系得到一些简单的结论;建构物理模型,选择包含了未知量与已知信息的关系,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基于物理量关系网络的物理问题解决方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项目的协同过滤(item-base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IBCF)算法推荐精度高,实现简单,易于用于实际系统,然而因Item向量过长,计算相似性十分耗时。针对这一问题,从Item向
随着网吧行业的逐步规范与健康发展,大型网吧已经成为目前网吧市场的流行趋势。而作为东宛市的大型网吧,东宛战域网吧不仅仅要打造一间为人们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还要构筑一个集
<正> 纵观电机生产的变迁,可分三类,即制造厂主导型的计划生产,用户主导型的订货生产,面向用户型的组合生产。计划生产是根据销售计划决定周期和数量,标准化水平高,最容易自
<正>近现代中国的建设,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持续联动中不断向前的,许多决定现代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制度创新,是以城市为实践空间而形成的。现代城市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