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群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集群是介于纯市场和纯层级之间的一种组织结构,它比市场组织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借助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企业之间可建立长久、稳定的协作关系,既能发挥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能充分获得大企业所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实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性的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讲,企业集群最主要的功能是形成和获得外部规模经济。 企业集群内的企业处于竞合的悖论中,一方面具有相同业务的企业彼此竞争,另一方面竞争优势的获取又依赖于彼此的合作。这种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构成了集群中新型的竞合关系。而在这种竞合关系中,大企业起着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它是集群的骨架,在企业集群中居支配地位。因此,在集群的发展方面应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网络体系,建立“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竞争动态演进型产业组织结构,共同打造优势集群。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的竞争力取决于产业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讲,企业集群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因而,培育地方企业集群,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竞争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联系及产业转移的各种相关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人口流动理论、资金流动理论、货物流动理论,区际信息、技术的流动、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失业和空岗的动态演变路径及其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不同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市场特征和初始条件对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失业和
本文基于制度视角的货币供需理论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首先论述了1)货币供需理论的意义;2)货币供需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本文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研究方法,力求动态的、
电网企业应通过清理、规范、优化生产技术管理流程,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上下共享,结构一致,分层管理的生产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推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化,来提升对电网的管理
摘 要:实践教学法是以实践活动为核心,通过课堂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参与各类演出活动等不断提升学生掌握的艺术技能,在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锻炼学生现场演绎钢琴节目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法在钢琴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笔者结合几年教学经验,对实践教学法在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本专业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实践教学法  一、 引言
21世纪初,安徽与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但长期以来,安徽被看作是“中部省份”,甚至是“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与安徽毗邻的长江三角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