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度视角的货币供需理论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制度视角的货币供需理论进行研究,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首先论述了1)货币供需理论的意义;2)货币供需理论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本文的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研究方法,力求动态的、多视角观察货币经济现象,如重视货币供需理论的制度分析,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分析经济系统相关参数的变化。3)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结构安排。4)本文的理论创新和实证分析的结论。第二章,货币供需与制度变迁。1)货币供需理论的相关概念。2)经济金融结构变迁与货币供需。3)制度变迁与货币供需理论演变。第三章,封闭条件下的西方货币供需理论研究。1)封闭条件下的西方货币需求理论。2)封闭条件下的货币供给理论:本文论述了二级银行制度下西方货币供给模型:一般乘数模型,弗里德曼-施瓦茨模型,菲利普.卡干模型,布伦纳-梅而尔泽模型,罗纳德.泰坚模型,沃伦.史密斯模型。第四章,开放条件下的货币供需。1)开放条件下世界货币的需求。2)开放条件下的货币供给。3)货币供需与汇率决定。4)开放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博弈与货币需求。第五章,中央计划经济经济下的货币供需。第六章,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的货币供需。1)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需求。2)我国转型时期的货币供给。3)货币供给、GDP和物价指数的关系分析。第七章,货币供需理论与货币政策。1)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2)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操作;3)制度差异是造成中外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根本原因。论和政策建议:货币控制的重要性和货币控制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构。第八章,政策建议。1)几个推论和判断。产权结构与市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的主要矛盾,货币控制由“计划模式”到市场模式依旧路长漫漫;2)政策建议。指出我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必须充分考虑制度变迁的影响,当前反通胀仅仅依靠货币政策是是难以奏效的,应充分协调运用各种政策制度资源。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通过借鉴日本、韩国、台湾发展该产业的经验,立足于上海市该产业发展的特点,结合FDI对该产业的作用机理,提出上海市利用自身经济优势,科学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源上讲,是对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会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法。推进和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不仅包括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更包括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贯彻学校育人的全过程,就要确保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因此在高职院校育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彻底地贯彻落实
本文对企业税收筹划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有关税收筹划概念表述基础上,将我国企业税收筹划概念界定为:企业根据国
1水轮发电机组调相运行简介为了平衡系统的无功,一般电力系统都有专门的调相机,以补偿系统无功的需要。而有些电网,也可采用水轮发电机组根据电网要求兼做发电或调相两种工况
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联系及产业转移的各种相关理论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人口流动理论、资金流动理论、货物流动理论,区际信息、技术的流动、阿瑟·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失业和空岗的动态演变路径及其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不同的生产技术、劳动力市场特征和初始条件对收入分配、产业结构、失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