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得到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那么在产业集聚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联系存在怎样的联系?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用建立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和冰山模型基础上的中心外围模型解释了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而在经济增长领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也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是建立在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基础之上,这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验证了在中国经济背景下中心外围模型的存在性,并分析了不同的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融合中心外围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试图为从产业集聚的角度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提供理论基础。这一模型是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和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罗默的具有产品差异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结合。具体来说,我们在经典的中心——外围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研发部门。我们证明在考虑研发部门的影响的情况下,产业集聚的现象将得到强化。在理论分析之外,我们通过对中国科研投入和产业的泰尔指数的分解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