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技术在植物花叶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生长着成千上万种植物,不同的植物器官被赋予了独特的挥发性成分。研究这些成分的组成特点和差异并做到合理开发和应用,可充分造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论文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检测手段,以自制装置溶剂萃取(SMD-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两种样品前处理技术为目标组分的捕获和富集方法,对如下三个植物体系的挥发性成分组成进行了研究。(1)以丁香属为检测样本,建立了其16个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上,以HS-SPME方法为参照标准,对SMD-SE萃取挥发性成分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在成分分离手段上,依据沸点和极性差异,采用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技术对目标成分体系实现了良好分离;在结果分析方法上,以AMDIS解卷积技术为辅助手段,采用质谱匹配度和保留指数两参数结合的鉴定方法,保证了对目标组份定性的准确性;同时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对目标体系不同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了确定。(2)以郁金香属为检测样本,建立了其7个品种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分析方法。优化了影响样品挥发性组分萃取效率的关键参数,对SMD-SE和HSSPME两种方法对体系目标成分的萃取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建立了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技术对目标成分的分离方法;建立了质谱匹配度结合保留指数及峰面积归一化对目标成分的定性和相对含量定量方法。在优化的SMD-SE萃取条件下,从7个目标体系中共分离鉴定出11种物质,从而确定了郁金香花属的挥发性成分的“骨架”。(3)以藿香为检测样本,分别建立了藿香花和叶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分析方法。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上,对SMD-SE和HS-SPME两种方法对体系目标成分的萃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SMD-SE方法对藿香花体系的萃取能力好于HS-SPME,而对藿香叶体系的萃取能力则稍逊于HSSPME,显示出SMD-SE方法对特定挥发性成分体系具有较好的萃取潜能。
其他文献
利用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烷烃和芳烃类化合物制备高附加值醛、酮化合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存在的不足包括催化效率低、催化剂范围窄、需要利用紫外光或有毒溶剂等缺点。Bi2WO6作为一种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光催化剂,因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适当的能带位置和层状结构等性质而备受光催化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Bi2WO6已在光催化氧化醇类化合物的研究中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本文一方面用简单的水
靛蓝染料工业废水主要含有生产过程中流失的苯胺及染料,其CODcr高、可生化性差。传统的吸附、絮凝以及生化技术通常不能达到净化的目的。Fenton催化氧化法以铁盐等为催化剂在H
卤代芳烃或者烯烃与亲核性碳原子或者杂原子之间的催化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化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就,这是由于卤代芳烃或者烯烃中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因而传统的SN2取代反应
益生菌的保健功效已被世界公认,而且还在不断的发现和研究其新的保健功能。益生菌制品中益生菌活菌数是衡量产品质量优劣的最重要指标,益生菌的存活率是生产益生菌乳制品非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