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接触非线性下进水塔结构的动力分析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水塔是一种结构、边界条件和受力情况比较复杂的水工建筑物,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空腹式结构,建在靠近岸边的水库中,顶部用工作桥与河岸连接,工作桥用桥墩支撑,其塔外四周和塔内皆承受水压力,故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十分重要。以往对进水塔结构的抗震研究中,很少涉及塔体与其周围基础和塔后回填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往往是将塔体与周围的山体当作整体处理,有的仅采用弹簧来模拟塔体周围结构的作用,这些方法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出结构的相互作用。本文引入动态接触单元,采用非线性时程法进行数值仿真试验,对进水塔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本文系统的总结了现阶段进水塔结构抗震稳定性的分析方法,针对在实际地震荷载作用过程中,塔体与塔后回填混凝土的动力相互作用,考虑其薄弱位置处动态张开、闭合、滑移的真实行为,利用接触单元模拟此类塔体的抗震安全问题。本文以羊曲水电站进水塔为工程背景,对水电站进水塔结构与塔后回填混凝土的接触非线性问题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研究。接触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线弹性时程分析方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接触非线性后塔背与塔后回填混凝土受力薄弱位置处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开裂,并且应力集中部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与理论上预期的效果吻合,可见此接触非线性方法能更加真实的反应出塔体在地震过程中的状态。研究成果对设计具有指导和参考作用。
其他文献
流域是地表过程中水资源循环的地理单元,流域地貌形态特征是流域降雨侵蚀产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下垫面因子之一,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准确量化已成为建立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区域降雨侵
宝卷是下层民间文化的结晶,与上层社会的精英雅文化绝然不同。它既是一种集音乐与文学于一体的讲唱艺术,又是民间宗教信仰的表达方式,同时是民间社会生存、生活方式的
会议
会议
对水轮发电机组控制包括机组的转速(频率)及有功功率、机端电压和无功功率等。传统上这些任务由水轮机调速系统和发电机励磁系统分别控制完成。但在控制系统动态过程中,机组转速
近些年伴随着一些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出现,水电站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因此电站厂房的安全性也愈加受到人们重视。影响水电站厂房安全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机
会议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西南和西北水资源较发达的地区,各水利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其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作为一种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发展前景的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然河流都呈现着弯曲的特点,弯段和直段是组成河流的基本的单元。在人工航道、输水建筑物等水利工程布置时,常因地质、地形、工程结构及整体枢纽布置等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