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自吸附和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用材林的日趋减少,以中密度纤维板为代表的木质(纤维)复合材料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绝大部分中密度纤维板(MDF)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脲醛树脂胶(UF)或酚醛树脂胶(PF)作为黏结剂。而醛类树脂胶中含有游离态甲醛且在其固化后仍能长时间缓慢降解并释放甲醛等有机气体。为从根本上解决MDF中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试图在MDF中添加有机气体捕获剂,获得具有自吸附性能的新型复合材料。而活性碳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s)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材料之一,是一种具有强大吸附性能的新型材料,在MDF中添加活性碳纤维作为有机气体捕获剂将能够有效降低板材中甲醛的释放量。添加了活性碳纤维的MDF的微观结构与普通MDF不同,分布于板材中的活性碳纤维在胶黏剂固化过程中发生一定的界面效应,活性碳纤维与胶黏剂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直接影响板材的力学性能。因此,对中密度纤维板内部结构、活性碳纤维与胶黏剂间的界面状态、中密度纤维板断裂时的界面脱粘过程及其对中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中密度纤维板能否真正与活性碳纤维结合成性能满足工程应用的复合材料将成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挥发物自吸附中密度纤维板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对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阻裂机理及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分析,明确了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增强方式。2)对添加活性碳纤维后的中密度纤维板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测试,根据GB/T11718-2009(中密度纤维板)的相关规定,研究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活性碳纤维对中密度纤维板静曲强度和内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活性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7%时,中密度纤维板的静曲强度较传统中密度纤维板提高了30%;当活性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5%时内结合强度提高了26%。力学性能实验后,对断裂试件的断面进行了电镜扫描,从微观角度对活性碳纤维的增强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确定了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增强机理为纤维桥联和拔出效应。3)根据GB/T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中的相关规定,对活性碳纤维增强中密度纤维板的甲醛释放量进行测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对中密度纤维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密度纤维板的甲醛释放量随着添加活性碳纤维的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活性碳纤维的质量分数为10%时,中密度纤维板的甲醛释放量较传统中密度纤维板降低了32%,表明了添加活性碳纤维的中密度纤维板具有良好的自吸附性能。
其他文献
组织体系建设是新时代组织路线的重要内容,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是执政党进行自我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在新
家长和学生对高职类院校缺乏了解是造成招生难的重要因素。部分家长误认为"进名校读本科,才是上大学",不了解高职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更不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特点,认为上高
背景:化疗在癌症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和耐药问题严重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使得联合化疗疗效逐渐降低,导致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规律的研究在目前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中较为薄弱。选择世界自然遗产地——武陵源作为案例地,通过对历年旅游企业的动态变化、旅游发展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工业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回顾了服务失败下消费者情绪产生的心理机制,主要有四个模型;梳理了影响消费者情绪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服务失败下消费者情绪反应的两种模式,进而指出服务失败后如何有效管
利奥波德最重要的贡献是他首先倡导的生态整体思想,正是这一思想构成了当代生态主义的核心观念。利奥波德大地整体观的问世,标志着生态整体主义的正式确立,它超越了人类中心
我国最早关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术论文出现在2001年。学者们从工具视角开始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界定,到认识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理
在西方跨界区域理论的视角下,对我国出现的跨界新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根据动力机制的差异可以将我国目前的跨界新区分为政策驱动型、互动发展型、市场引领型三大类。从跨界
法理学的文章既难做,又很容易做。说其难做,是因为法理学是以思想性内容,原理性规则,涉及根本性制度原则的阐释与构建为必要。显然,没有一定阅读积累和严密思考,没有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