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黏土砂流动性与溃散性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砂型铸造是国内外铸件生产的主要方法,其中湿型黏土砂具有造型方便、成本低廉、资源丰富等特点,是铸造生产中最常用的造型材料。黏土作为黏土砂的黏结剂,在润湿后具有一定的黏结力,型砂流动性相对较差,在紧实的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更多。型砂只有具备良好的流动性,才更容易得到各处紧实度均匀、无局部疏松、表面光洁、尺寸精确的型腔和砂芯,同时也有利于防止机械粘砂,获得光洁的铸件。另外,铸型的落砂性和黏土砂溃散性直接相关,黏土砂铸造生产带有深凹内腔的铸件时,常遇到出砂性差的问题,尽管煤粉的加入,对黏土砂流动性和溃散性都能起到正面促进作用。但是,煤粉黏土砂在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已不符合我国工业绿色发展的要求。鉴于以上情况,本文拟通过加入新型添加剂的方式,旨在同时改善黏土砂流动性与溃散性。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添加剂在不同加料顺序和混砂工艺下,对黏土砂流动性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混砂工艺后,减少黏土砂中水分含量或在黏土砂中混入添加剂,研究这两种方式对于黏土砂流动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黏土砂中不同组分含量对型砂流动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得到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在混砂时最后加入添加剂混碾,能有效改善黏土砂流动性;混入添加剂对于提升黏土砂流动性的效果优于降低水分含量这种方式;添加剂含量是影响黏土砂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适量的添加剂还能提高黏土砂湿压强度。分析认为,在黏土砂中混入添加剂可以在型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有利于改善黏土砂流动性。其次,测试了无添加剂的黏土砂和加入不同含量改性剂的黏土砂在100~1000℃下冷却后的残留强度,并研究了试样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水分、黏土及改性剂含量对型砂抗压强度、800℃残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入不同含量改性剂的型砂残留强度在各个温度下均低于不添加改性剂的黏土砂,其中改性剂SG对黏土砂溃散性改善效果最好;在黏土砂混入添加剂可以减缓试样抗压强度随放置时间不断增大的倾向,有利于浇注后砂型的破碎;水分含量是影响型砂残留强度和24h抗压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改性剂SG对黏土砂溃散性影响程度也很大。最后,实际浇注验证了添加剂对型砂溃散性和和铸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对无添加剂黏土砂、加入煤粉的黏土砂和加入改性剂SG的黏土砂进行了浇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型砂中加入改性剂SG可以有效改善黏土砂的溃散性,且不易产生铸造缺陷,铸件表面质量光洁平整,铸件质量好。
其他文献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它的应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中,氢气的储存严重阻碍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氢化镁(MgH2),作为一种氢化物储氢材料,它的高储氢容量,较好的可逆性等优点使其成为储氢材料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添加二维材料Ti3C2碱化衍生物来改善MgH2的储氢性能。并对他们的放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用氢氧化钾(KOH)对二维材料Ti3C2进行碱化水热处理
学位
报纸
中国自2009年开始实施医疗体制改革,为实现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引入创新医疗卫生技术时,需进行严格的经济学和临床评价。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是经济学评价的关键方法,它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作为健康产出的衡量指标。QALYs计算的关键在于确定人群对某一特定健康状态的偏好,即健康效用
学位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中国这个较大人口规模和有限城市建设用地双重制约的国家,高密度紧凑型的住区发展模式近年来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广泛存在,并将成为未来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追求开发效率与经济效益为先使得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环境极易出现过度拥挤、环境品质下降等问题。居民与绿色空间环境的接触不断减少、缺乏健康的户外活动与社交,易引发各类健康与亚健康问题。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
学位
由于大量的工程应用和内部机理的复杂性,湍流受到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湍流边界层中的拟序结构与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过程密切相关,为湍流的流动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思路。通过各种方法调控湍流拟序结构,可在实现强化传热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流动阻力的增长,这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将微尺度方柱涡流发生器(MSCVGs)作为被动控制元件安装在矩形
学位
飞行器会由于其表面流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生边界层转捩。由于层流和湍流表面摩阻和热流显著不同,转捩位置直接影响到飞行器表面摩阻的计算及热防护的合理设计。从稳定性的角度看,转捩是由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持续增长导致的。转捩问题的研究多关注于不稳定波的演化,而忽略了不稳定波的来源,即感受性。感受性描述的是外界扰动进入边界层、激发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过程。它是自然转捩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为计算不稳定波向下游的演化提供
学位
目的 观察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治疗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长骨慢性骨髓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植入万古霉素硫酸钙骨水泥)及观察组(植入万古霉素氢氧化钙骨水泥)。比较两组术前细菌检查及耐药性;比较两组感染指标、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周X线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抑郁评估量表(PHQ-9)及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结果 两组
期刊
无油压缩机因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其使用的水润滑轴承的性能严重制约着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优选轴承配副材料和优化设计轴承的腔体结构对于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延长轴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无油压缩机水润滑轴承-主轴配副存在的磨损较高的问题。首先,以压缩机使用的原轴承配副浸树脂石墨-氧化铝涂层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表面粗糙度对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优选的表面粗糙度为0.25μm。其次,
学位
全球已有多国在经济发展与低碳技术的良性互动发展下率先实现碳达峰。虽然较高的经济发展质量、较为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不断优化的碳排放结构为中国实现碳达峰带来了客观机遇,但当前中国仍存在低碳技术工业化运用率低、转型动力弱、核心技术关隘多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借鉴率先碳达峰国家经验并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对策。基于“技术-组织-环境”框架分析发现率先碳达峰国家低碳技术创新的采纳应用过程存在共性规律,中国低
期刊
eN法是航空航天工程中的一种转捩预测方法,但它无法考虑边界层中的局部突变(如粗糙带、缝隙、台阶等)对转捩的影响。而后者在飞行器表面经常出现。近期发展的局部散射理论框架提供了该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该理论框架从转捩的物理机理出发,定量刻画局部感受性和线性模态的局部散射两个机制,并用参数化的感受性系数和透射系数修正转捩判据。为了验证该理论框架的有效性,设计了一套高超声速边界层的直接数值模拟方案:选择了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