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高密度住区邻里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天津中心城区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中国这个较大人口规模和有限城市建设用地双重制约的国家,高密度紧凑型的住区发展模式近年来已经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区广泛存在,并将成为未来住区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追求开发效率与经济效益为先使得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环境极易出现过度拥挤、环境品质下降等问题。居民与绿色空间环境的接触不断减少、缺乏健康的户外活动与社交,易引发各类健康与亚健康问题。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进行体力活动的场所,高层高密度住区邻里环境同时也是密度与健康宜居这组常见矛盾孪生体最集中呈现的典型区域,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以大城市高层高密度住区的邻里环境以及居民的体力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规划学、社会学与环境行为学等视角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影响机制。论文针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高层高密度住区进行研究,将国外既有研究理论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探讨在不同建成环境及人文背景下其影响机制的差异,对提升我国住区体力活动促进效应具有现实意义。基于社会生态模型,从“个体、社会、环境”三元交互视角出发,考虑心理与认知、社会环境、建成环境三个维度,综合主观感知环境与客观建成环境两个层面,应用不同的研究尺度与测量方法,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集,构建了研究高层高密度住区环境对居民体力活动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案例区,通过对37个高层高密度住区、1558个有效居民样本的现场踏勘和问卷调研,运用多元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多维度要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机制,以及多维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在心理与认知层面:自我效能是对三种类型的体力活动都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心理要素,且对休闲活动最显著。愉悦度位于影响休闲性活动的第二位,而意图对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有显著影响。出行态度是影响交通性体力活动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感知益处与主观感知环境有一定相关性。在社会环境层面: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均会促进非机动车通勤和生活性出行,而社区对健康及体力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更影响生活性出行。社区交往对各种类型的体力活动均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居民之间越和谐、交往越多,体力活动水平越高。社会环境层面的要素对生活性出行的整体解释度最高,休闲性体力活动次之,通勤出行最少。在主观建成环境感知层面:基于高层高密度住区的环境特征,构建了符合研究对象特征的住区内部建成环境感知测量工具,获取了内外双感知环境报告。实证表明,针对休闲性体力活动,住区外部感知要素比内部感知要素解释度大。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外部环境的环境美观与安全性因子、街道连通性因子、外部活动场所及设施感知因子。针对生活性出行,内部建成环境感知变量的解释度远远比外部感知要素的解释度大。有显著影响的因子为内部的休憩与活动性因子,外部活动场所及设施感知因子。在客观建成环境层面:居民非机动车通勤出行活动量与小区距市中心距离、五分钟生活圈内生活服务设施数量呈负相关关系,与小区内部路网密度呈正相关。15分钟生活圈内的土地利用混合度、10分钟生活圈内的公交站个数与非机动车生活性出行活动量呈正相关关系。住区内部的建筑视觉比例、水面积比例与机动车生活性出行活动量呈负向关系。与休闲性体力活动正相关的是5分钟生活圈内的人口密度、路网密度,呈负相关的为住区内部的建筑视觉比例,与住区内部的交叉口密度呈二次曲线关系。在多维度要素交互作用方面:建成环境主观感知要素中的外部步行环境感知、内部环境感知要素,是通过心理与认知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产生影响。而外部活动及设施感知要素是只通过社会环境要素对体力活动产生影响。此外,影响社会环境要素最显著的是外部活动场所与环境感知要素,影响心理与社会认知要素最显著的是外部步行环境感知要素。社会环境因素可以直接影响通勤出行活动及生活性出行活动,并主要以心理与认知因素为中介影响体力活动。而心理与认知要素及社会环境要素在客观建成环境因素对体力活动的影响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从促进体力活动的角度,给出了住区规划从中观到微观的若干设计策略,从规划引导与设计指引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促进策略。
其他文献
<正>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环节是否有下真功夫,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后,一线教师在“教”与“学”方面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备课的方式与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新课标下,如何在备课中把新课标和统编教材结合起来,进而将课标的精神转化成教学的行为?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备课理念?在备课中要考虑哪些维度?如何才能高质量地备好课?不少
期刊
基因治疗为许多获得性或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比如囊性纤维化、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癌症、糖尿病和传染病。基因治疗,是指将基因转移到人体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以达到纠正缺陷的基因、替换缺失的基因、沉默异常表达的基因或调控细胞新功能的目的。在基因递送过程中,需将遗传物质安全、高效地递送到靶组织或靶细胞中,才能发挥其治疗作用。如果没有基因载体,裸DNA分子在短时间内被血液和细胞质(如内涵体和
学位
<正>C类颗粒为粘性颗粒,平均粒径一般小于20μm。由于C类颗粒尺寸小,颗粒间粘性力强,导致其极易发生团聚,在流化过程中多发生沟流、节涌等非稳态现象。而探索从本征上降低C类颗粒间粘性力的方法,对于推广和拓展该类颗粒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颗粒间范德华力随颗粒表面距离的增大而显著降低,本研究拟通过引入纳米颗粒
会议
流体雾化是诸多应用领域的核心过程。研究流体雾化机理和技术,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意义重大。针对不同领域的需求,近年来开发了多种类型的雾化器,其中双流体内混式雾化器(IMTF,internal-mixing twin-fluid atomizers)是最为成功的雾化器之一。相较于利用高压、机械或电能雾化流体的传统雾化器,IMTF具有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然而IMTF雾化器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尚
学位
电网智能化和能源绿色化对储能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级电容器由于具备充放电时间短、安全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新兴储能器件的重点发展方向。但能量密度不足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大规模应用。如何在保持高功率和高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开发高比容量、高安全性储能器件为目的,围绕钛酸锂(LTO)、活性炭以及生物质硬炭等电极
学位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知道真菌存在于海洋生态系统中,但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海洋真菌的研究不足。特别是,浮游形式生存的真菌(浮游真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其分布、动力学和生态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虽然一些研究探索过在沿海水域中的浮游真菌的功能,但对其在大洋海域中不同深度依赖群落组成、功能及相互作用缺乏了解。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的水样取样和环境DNA(e DNA)检测,探究了中国南海的多种海洋栖息地—河口、
学位
武夷岩茶产于碧水丹山的武夷山而闻名天下。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成就了武夷岩茶的绝佳品质,尤其精制工艺,对最终形成武夷岩茶色、香、味、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个人从事茶叶加工的实际经验,浅谈一些武夷岩茶的精制焙火工艺。
期刊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它的应用越来越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其中,氢气的储存严重阻碍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氢化镁(MgH2),作为一种氢化物储氢材料,它的高储氢容量,较好的可逆性等优点使其成为储氢材料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添加二维材料Ti3C2碱化衍生物来改善MgH2的储氢性能。并对他们的放氢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用氢氧化钾(KOH)对二维材料Ti3C2进行碱化水热处理
学位
报纸
中国自2009年开始实施医疗体制改革,为实现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引入创新医疗卫生技术时,需进行严格的经济学和临床评价。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CUA)是经济学评价的关键方法,它采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QALYs)作为健康产出的衡量指标。QALYs计算的关键在于确定人群对某一特定健康状态的偏好,即健康效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