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入院时一站式全脑CT灌注(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预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价值。方法:83例aSAH患者入院时行一站式全脑CTP检查,包括CT平扫(non-contrast computed tomography,NCCT),CTP和源于CTP数据重建的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回顾性分析入院时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Hunt-Hess分级、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Fisher评分和定性、定量CTP参数。根据CTA表现将患者分为痉挛组与非痉挛组,评估入院时定性、定量CTP参数与CVS发生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可能影响CVS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SAH患者CVS与迟发性脑缺血(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DCI)之间相关性。结果:83例aSAH患者中有26例(33.7%)发生CVS。入院定性及定量CTP参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流出时间(Time To Drain,TTD)、开始时间(Time To Start,TTS)、达峰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center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Tmax)、极小CBF、极大MTT及极大TTD在CVS与非CVS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脑积水、Fisher评分≥III级、GCS、最高MTT参数均是aSAH患者并发CV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SAH患者CVS与DCI的发生有关(P=0.0220)。结论:1.入院时一站式全脑CTP的定性及定量参数可预测aSAH患者CVS的发生。2.年龄较轻、脑积水、Fisher评分≥III级、GCS较低、最高MTT参数延长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CVS。3.aSAH患者发生CVS可能导致DCI。目的:探讨入院(<24h)和DCI时间窗内(4~14天)不同时期全脑CTP对a SAH患者发生DCI的评估价值。方法:80例aSAH患者入院时及时间窗内均行一站式全脑CTP扫描。测量12个定量CTP参数的平均值和极值。根据临床或影像资料将患者分为DCI和非DCI组。比较DCI和非DCI组之间、以及DCI组的入院和时间窗之间的定量CTP参数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评估CTP参数与DCI的关系。根据ROC曲线计算CTP参数评估DCI发生的最佳阈值,得出相关CTP参数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80例患者中53例(53/80,66.3%)发生DCI。定量CTP参数中除CBV外,DCI和非DCI患者在入院时和DCI时间窗的CBF、MTT、TTS、TTD和Tmax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非DCI组CTP参数相比,DCI组定量CTP参数进一步延长。所有DCI患者中入院和DCI时间窗的平均CTP参数均无差异(P>0.05);然而,极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DCI组和非DCI组的定性伪彩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DCI组变化趋势以恶化为主。在定量CTP参数中,入院时的Tmax和时间窗内的TTS分别具有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0.698和0.789,最佳阈值分别为2.220s和0.605s。组合模型(入院时平均Tmax/时间窗的平均TTS)有更高检测价值(AUC为0.817,灵敏度60.56%,特异性70.73%)。结论:1.一站式全脑CTP检查不仅可以评估a SAH患者的脑动脉形态学信息,同时可以评估脑实质的血流灌注的功能学信息。2.不同时期的全脑CTP检查对于a SAH患者临床意义不同,入院时全脑CTP可预测DCI的发生,而在DCI时间窗内全脑CTP则可诊断DCI。3.联合入院和DCI时间窗的CTP参数可进一步提高对a SAH患者检测DCI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