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先贤传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p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杂传的创作成为这一时期传记文学创作的主流,数量丰富,艺术成就显著,其中包括专为品德高尚的已逝先人立传的先贤传。魏晋先贤传兼顾史学和文学的特点,既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史学材料,又对之后志人小说和传奇小说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研究魏晋先贤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魏晋时期的州郡文明,更好地认识古代先贤的智慧与才情,从而明白魏晋先贤传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对魏晋时期的先贤传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先贤传溯源及其在魏晋兴盛的原因”。根据史料记载,先贤传起源于东汉光武帝时的《南阳风俗传》一书。先贤传在魏晋时期盛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地方势力的自我稳固以及朝廷对地方势力的掌控;清谈之风引起了人物品评的潮流;魏晋文学的自觉推动了杂传的兴盛和发展。第二章“魏晋时期先贤传的创作概况”。三国时期的先贤传主要有《汝南先贤传》和《海内先贤传》,两晋时期的先贤传主要有《益部耆旧记》《襄阳耆旧记》和《华阳国志·先贤士女总赞》。魏晋先贤传一般是以州郡为单位,载述了当地先贤的感人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展示了每个传主的性格特征和处事方式。第三章“魏晋先贤传的叙事艺术”,着重分析魏晋先贤传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特色。魏晋先贤传的叙事方式主要有故事情节细化、虚实结合、第三人称客观叙事,而叙事特色体现在其简约经济的叙事风格、平实朴素的叙事语言和评论性的叙事干预。第四章“魏晋先贤传的文学特色和时代意义”。魏晋先贤传在命名、体例、写人艺术等方面体现了史传的本色,而通过描写人物外貌、生活琐事、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以及撰述离奇怪异的人物故事体现了魏晋先贤传的文学特色。先贤传在魏晋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些作品既传承了儒家“仁”、“孝”等思想,又是朝廷教化民众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隶属于郡书的魏晋先贤传也展示了相关州郡的独特风貌。第五章“魏晋先贤传的价值及影响”,该部分主要从史学、文学、社会三个方面讨论魏晋先贤传的价值及影响。魏晋先贤传能作为史料丰富正史的传记内容,又能作为文学素材为文学创作提供帮助;魏晋先贤传灵活自由的写作风格,虚实结合的写作方式对史传和小说的写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魏晋先贤传是因当时社会所需而兴盛,是朝廷借以感化教育普通民众的可靠措施之一,而其所代表的先贤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通过对广州软件产业的问卷调查,建立了61个公司的CEO自我中心社会网络、2个公司的衍生网络以及578个公司的基于产品的竞争关系网络模型,并分别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复杂网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功率放大器等大功率器件在无线通信发射系统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功率放大器在现代无线发射系统中已经不再只具有单一的信号功率放大功能,同时具有控制、检测和保护等多重作用。众多功能的依托是电子设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因此,功率放大器等大功率器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就成为了无线发射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电磁兼容性能的评定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电磁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应用越来越广,目前的应用包括CMMB、4G技术等,因此OFDM系统将会成为日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AFC、BAS、FAS等自动化系统的
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构建生活空间与社会网络是我国广大乡土社会的基本形貌。仪式庆典对传统村落以及区域社会、文化整合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社区参与模式和村落整合程度密切相
以韩礼德与哈桑的衔接理论为框架,通过具体实例,本文分析了汉语和英语在衔接手段上的不同之处,并对衔接理论在中国古代诗词英译中的作用做了探究。分析表明,中国古代诗歌是一
全氟辛基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作为一种典型的全氟类化合物,具有生殖毒性、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基因毒性等多种生物毒性效应,但目前关于PFOS影响脂代谢和
为了培养应用技术型、创新创业型人才,文章从建立基于专业认证导向的桥梁工程测量实践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中铁国际班培养模式,完善应用技术型、创新型人才培育两个方面论述了"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煤改气”的同时,煤气泄漏、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对居民人身财产造成重大威胁。通过对煤气泄漏、爆炸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为用户不当的使用习惯和煤气罐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煤气罐管理势在必行。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煤气罐实时、数字化地管理,提高对煤气罐管理的水平。根据煤气罐安全监控的需求,设计了一款用于对煤气罐实时监控的终端设备。监控终端可以实时感知煤气罐
<正> 该书系由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甘肃省轻工业研究所、云南工学院、中国建材研究院耐火所、北京科技大学和浙江省嵊县硅藻土研究所等六个单位的八位长期从事硅藻土开发
从20世纪初期承载力概念提出,到21世纪作为描述发展限制的重要工具,从理论到实践,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走过百年,已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本文简要回顾了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