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近年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建筑受损或倒塌,给国家及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除对新建筑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之外,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并对不满足要求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2016年11月国家发布的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需积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研究,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的一致性。而美国作为国际抗震领域的先进国家之一,抗震鉴定工作起步较早,故将中美两国的抗震鉴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选用中国《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及美国标准ASCE41-13和FEMA154、FEMA155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两国在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鉴定时的异同。归纳整理了两国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的详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三个工程实例中,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美两国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的总体思路类似,均采用逐级鉴定方法,但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2)美国快速抗震鉴定方法的思路值得我国借鉴。(3)美国详细鉴定方法中推荐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模拟结构从线性至非线性发展的全过程,能为抗震加固提供有益参考。(4)建议中国抗震鉴定方法补充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计算内容。(5)在定量计算分析方面,中国抗震鉴定方法仅以单一指标即承载力作为衡量标准,而美国抗震鉴定方法则采用多指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