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互动作为儿童与外界互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关系倍受关注已有十余年之久。在这期间,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中表现出哪些规律、有什么特征,以及如何帮助更多的教师发展课堂教学互动技能,都是有必要作梳理和研究的。本研究以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为基础,参照顾小清教授改进后的“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对20位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进行详细的编码,并从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风格、课堂提问特征、课堂回应特征、信息技术使用特征以及其他互动特征等六个方面研究总结了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的特征,得出以下结论:在课堂教学结构方面,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比率均小于常模68%,学生语言比率均大于常模20%。同时,除两位教师外,在其他18位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比率均大于教师语言比率。在课堂教学风格方面,专家教师倾向于采用“接受情感”、“鼓励表扬”、“采纳意见”和“提问”等间接语言进行教学。同时,专家教师常以积极的话语与学生交互,所有专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整合区次数都远大于缺陷格次数。在课堂提问方面,专家教师的课堂发问比率均大于常模26%。并且,从提问类型来看,专家教师都倾向于以开放性问题引导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思维,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回应方面,专家教师注重对学生的言语给予及时的反馈,以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从回应的方式来看,专家教师在对学生言语做出回应时,倾向于采用接受情感、鼓励表扬、采纳意见、提问等间接方式进行,而较少使用讲授、指示、批评等直接方式对学生进行回应。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绝大多数专家教师都采用了教师操纵信息技术、学生观看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且除个别教师外,在其他专家教师在课堂中,技术作用于学生的比率均大于教师操纵技术的比率。另外,在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内容十字区的比率均小于国外常模55%,本研究认为出现这种差异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同时,专家教师的在教学中,稳定区比率和学生稳定区比率都大于国外常模,并且两者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基于以上结论,笔者以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的各项特征为出发点,对教师学科教学和教师培训内容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