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数量的有效控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人均收入的迅速增加,居民消费水平迅猛攀升。但是,由于我国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诸如最终消费率偏高或偏低的问题,这对我国国民的经济的良性运转,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准确把握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居民消费需求变动趋势,制定符合我国现阶段情况的国民消费政策,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江、浙、沪处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其经济增长、人口生育模式及消费特征等问题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也有较大的借鉴作用。本文尝试先从理论上叙述消费、经济增长、人口三者的联系,并通过历史统计数据,实证研究过去20年江、浙、沪地区消费水平的变化以及与经济增长及人口变动的关系,并与钱纳里的“标准结构”进行比较;接着预测未来30年内长三角地区经济、人口、消费,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未来年份长三角地区消费水平的大致走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利用三种经济预测方法,运用统计软件预测长三角地区经济的GDP发展大致水平,并进行算术平均,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根据“五普”数据,运用双性别动态模型,进行聚类处理确定长三角地区未来人口的生育率、死亡率和迁移率,测算出长三角地区未来人口规模;最后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和未来预测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消费状况,并将其与钱纳里“标准结构”进行比较,提出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对策与建议,并尝试提出长三角地区合理消费的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