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一个国家的建设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众所周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把双刃剑,它既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正面效应,又会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负面效应。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有的企业和个人甚至以牺牲资源环境、财产生命为代价,进行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损失的严重后果。非法采矿行为在一定时期内难以彻底根除,矿业秩序的治理整顿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惩处非法采矿犯罪行为的法律法规,但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非法采矿罪名,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在如何鉴定估算非法采矿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数额方面也没有比较规范的操作标准。基于此,本论文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资源资产管理等多学科理论知识,探讨分析非法采矿罪名的认定以及非法采矿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鉴定问题。本论文首先从矿产资源的特性和矿产资源法律制度入手,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矿产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制度,同时对矿产资源价值分析理论和矿产资源价值估算理论做了总体概括。其次,着重分析了我国非法采矿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对如何认定非法采矿罪进行了梳理阐述,并且澄清了司法实践中的存在误区,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再次,探讨了非法采矿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的鉴定及估算问题,结合价值估算中内涵、范围不明确的问题,着重分析了非法采矿破坏的矿产资源数量问题以及价值数额估算涉及的价格、税费、成本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