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政府部门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府公共事务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基层行政执法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中职业倦怠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现象尤为严重。作为街头官僚,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处于政策执行的末端环节,直接面对公共履行政府管理职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政府的具体代表。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绩效表现直接体现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众对政府的整体评价。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影响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还影响着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甚至影响政府各职能部门形象。因此,提高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及其行政效能,提高政府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控制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选取街头官僚理论为研究视角,深入探究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文章选取济南市基层行政执法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了解济南市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整体水平比较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层级等人口变量上差别明显。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现象是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从个人、工作、组织和社会四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以上四个层面给出相应的缓解基层行政执法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和方法,希望能够为保障这一职业群体的身心健康和提升政府效能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