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亟需开发建设新的饮用水水源地。而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只对饮用水源地选址及后续的保护工程提出了部分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文从饮用水源地选址评价体系和水污染监控管理体系两个方面,以广汉市第二饮用水源地的建设为例,结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流域的实际情况,对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亟需开发建设新的饮用水水源地。而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只对饮用水源地选址及后续的保护工程提出了部分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文从饮用水源地选址评价体系和水污染监控管理体系两个方面,以广汉市第二饮用水源地的建设为例,结合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流域的实际情况,对河流型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进行了研究,给水源地的建设和后续的保障体系的建立给出了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取了水质、环境风险、环境管理、建设运营成本四个准则层,其中包含水质现状、水源地特定项目浓度、环境风险源、水污染事件/事故、法律法规相融性、环境管理难度、建设条件、运营条件八个指标层,其中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又包含了十二个具体的评价层,构建了水源地选址的评价体系。并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值法(Entropy Method,EM)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了评价体系的权重。对广汉市青白江流域和人民渠流域的水质、水量、土地利用情况、污染源分布、环境风险源分布等进行了调查,选取了两个个待定的取水口。经过计算,人民渠什邡三水厂方案相对较优,该方案水质优良,从水质、环境风险和环境管理方面考虑都是最佳选择。(2)对流域内的污染源分布和水质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流域污染物的监管提出了建议,依据功能的不同对监测断面进行了分类,给出了重点污染监测指标筛选的方法,结合实际水质监测数据给出了两个备选水源地的重点污染检测指标。依据环境保护区的划分设计了监测断面布置的方案,依据水源地的供水能力设计了不同监测指标相应的检测频率。从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四个方面给出了污染治理的建议。(3)根据人民渠流域资料和监测到的水污染数据,运用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建立了顶上事件为“河流水质发生污染”的事故树,给出了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方式和计算结果,推算可能导致此次污染发生的源头。由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计算结果得知最可能导致此次污染的基本事件是事故排放、偷排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根据基本事件的概率重要度计算结果对后续污染源的调查给出了建议,并对未来水污染溯源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我国既有建筑总面积在2017年时就已经超过五百亿平方米,且这一数据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上升,将BIM技术应用于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的既有建筑工程BIM研究,主要集中在既有建筑设施管理和改造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对该领域其他方向的研究还较为不足,还缺乏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BIM技术应用障碍因素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全面地分析当前我国既有建筑寿命周期中BIM技术应用的障
目前,我国水资源供给的短缺与现代社会对水量、水质需求间矛盾日益尖锐。小城镇、农村生活污水作为潜在可再利用水资源,具有污水量小、日变化系数大、水质不稳定等特点。如何针对其中的病原体进行高效、绿色、可持续消毒成为时下热门研究话题。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被视为应对小城镇、农村面源污染的制胜法宝,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集中污水处理所采用的氯系消毒由于无法精准控制消毒剂的投放量,在污水分散处理中并不适用;而紫外
车辆网和自动驾驶作为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二者相辅相成并在人们的智能出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车联网技术将人、车、路三者联系起来并实现了信息交互,车辆可以通过车联网感知彼此的位置变化,进而调整车速错峰通过交叉口,加强了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而自动驾驶汽车则是利用自身的感知系统、运动规划和运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然后规划出期望路径并对该路径进行跟踪。在复杂的十字路口交通环境中,
合成生物学是最近兴起的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迅速发展的重要分支,它与物理学、工程科学、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交叉结合。而合成生物学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合成设计自然界中产量少甚至不存在的目标产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生物学家在合成组装这些生物系统或者装置的时候,只是依靠以往经验进行尝试,进行生物实验,而生物实验所需要的周期比较长,这就导致合成系统或者装置耗时,费力,代价比较大。这使得生物学家对复杂基因构件的合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来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燃油车作为工业革命中典型的产物之一,规模的快速扩张引发了能源匮乏、环境破坏等问题。新能源汽车凭借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公众的认可,而新能源汽车公众消费市场的扩散,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不过近几年,政府补贴的退步和新能源汽车技术门槛的提升,阻碍了新能源汽车在公众市场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未来交通将在很长时间内进入自动驾驶和手动驾驶车辆混行的过渡阶段,直至最终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交通流,而人机共驾是自动驾驶发展进程的必然阶段。由于自动驾驶在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决策控制等方面均与手动驾驶有所区别,所以自动驾驶车辆的加入会对交通流的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人机共驾车辆对混合交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针对人机共驾车辆在
在悠久的历史中,传染病疫情这类公共卫生重大突发事件一直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重大威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敌人之一。从历史角度看,不同国家都曾经受到流行性疾病的打击,但国际法上并不存在对于传染病发现地国或者起源地国追责的规则或先例。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部分国家主张“中国担责”,已经使重大传染病疫情损害的国家责任变为现实问题。本篇文章旨在分析承担重大传染病疫情损害的国家责任是否具有现实可
以有机碳为主体结构的森林土壤有机质不仅是土壤肥力的核心,直接决定林木的生长和森林生产力的稳定与提升;而且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碳库储存形式之一,其变化与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密切相关,在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等综合功能的发挥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森林土壤中约90%的有机碳都贮藏于土壤团聚体内。土壤团聚体既对有机碳具有物理保护作用,同时腐殖质等有机质组分又作为胶结物质,被认为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必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能耗持续攀升,2017年我国建筑能耗达到9.47亿吨标煤,占全社会能耗量的21%,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占38%,建筑碳排放占全国能源碳排放的19.5%,如何选择适宜的建筑能源系统从而减少建筑能源消耗一直是设计师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托科技部中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智慧节能工业园关键平台技术与协同驱动”(2015DFG62270),采用生态生命周期分析(Ecological-
城市化快速发展导致城市面积扩张、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从而影响了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分布,造成土壤重金属不同程度的累积,并通过大气、水体、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探讨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对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成都-温江这一典型的“中心城区-城市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