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液晶(ILCs)是一类具有液晶性的离子型两亲性分子的总称。作为液晶和离子液体的集合体,离子液晶结合了二者的性质特点,在各向异性离子导体,有序反应媒介以及合成纳米粒子的模板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但是相对较高的熔点和黏度,成为进一步工业应用的障碍。黏度作为流体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已被证明在大量的工业应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纺丝,溶剂,润滑剂和响应时间,特别是离子传导等方面。虽然在非离子型小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和离子液体方面已经有系统性的工作,但是在离子液晶中类似报道很少。除了追求低熔点低黏度的材料,通过构建分子的结构和液晶性以及物理性质的相互关系来调控其性质同样引起了这一领域的极大兴趣。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首先详细研究了侧向的取代基和两亲性分子相行为之间的关系,试图在分子结构与液晶性之间构建一种联系。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离子化合物,在疏水链上引入了不同的侧基。我们通过偏振光学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FT-IR)等手段研究不同侧基分子的相变温度、相态、分子构象以及动力学过程,对于侧基取代对离子液晶相行为的影响获得了深入的认识并得到了多个室温离子液晶分子。然后我们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分子的流变学特性,包括稳态流动行为和黏度的温度依赖性,以期获得对离子液晶流变形为的新认识,同时构建分子拓扑结构与这一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我们体系的侧基取代型分子与传统的直链两亲性分子表现出了类似的剪切变稀行为,但是其程度明显不同;而其温度依赖性则表现出了截然的不同,我们认定这一区别主要是由侧基引起的空间阻碍,进而导致的动力学缓慢过程引起的。总之,本文以离子液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长烷基链中部引入的侧链取代对两亲性分子的液晶性及流变行为的影响,获得了分子结构与液晶和流变性质的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续的研究工作甚至应用都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数据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