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拨效应,作为语言测试的六项质量标准之一,近年来已经引起众多国外学者对于其现象、特性及作用机制的广泛关注。语言测试学家Alderson和Wall,作为反拨效应研究的先驱者,最早提出了反拨效应的理论和假设,随后,研究者基于他们的理论和假设,继续深入研究反拨效应并展开了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 在中国,随着对语言测试领域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测试对于语言教学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大型的考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及高考英语考试等,对此做过一些初步的探索,但相关实证类研究仍然甚少。 因此,本文借鉴国外对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的研究成果,基于Alderson和Wall提出的反拨效应假设并结合我国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六项反拨效应假设和相关的研究问题,采取了描述性研究的方法,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及课堂观察三种研究工具,对60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和244名英语学习者展开调查,初步探讨了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确实对大学英语写作教与学的态度、目标、考前时间分配、内容、选材及方法等方面产生了正面反拨效应和负面反拨效应,但总体而言,负面作用要大于正面作用,对于学习者的反拨效应要大于对教师的反拨效应。同时,研究结果还体现了反拨效应的复杂性和表面性、局限性。论文探讨了产生这些反拨效应的原因,如:考试的重要性、考试政策及改革, 考试形式,学校政策,社会压力以及教师和学生对于考试的认识等。 在文中,作者还提出了促进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正面反拨效应的以下一些建议:(1)提高写作测试任务的真实性以来减小当前英语教与学和实际英语运用之间的距离。(2)提倡写作形式的多样化来避免应试行为的发生。(3)对教学机构提供比较详细的分数报告以便为教与学提供及时的反馈。(4)呼吁学校对四级相关政策进行改革以减少对教学的负面影响。(5)突出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主导作用,以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目的和学习目标。(6)提倡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采取自主学习和自我测量法。 本文研究的价值在于:首先,文章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反拨效应的存在。其次,本文仔细观察和深入挖掘了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反拨效应的特性及作用机制,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和学习者就考试、写作教学和学习三方面的实际状况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