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背景下吴江区产业-人口-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人口与空间是城市的有机组成要素,三者间协调发展是城市高质量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是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人口进入转型的第Ⅲ阶段、城市进入存量提升阶段,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与新要求,推动产业、人口、空间的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城市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产业、人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研究转型驱动下产业、人口、空间演变的机理和规律,并以吴江区为例,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三者的协调关系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进一步分析内在问题与制约因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根据经济转型相关理论及产业、人口与空间相关研究综述,从一般性发展规律和转型下的发展规律两个层面分析了产业、人口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一步从市场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两个角度分析了产业、人口与空间在实践中的运行方式及产生的效应;在实证研究方面,基于协同理论和耦合协调理论,构建适用于产业、人口与空间耦合协调评价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测度产业、人口与空间整体的协调程度和各个子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基于构建的评价模型,本文对吴江区产业、人口与空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12-2019年间,吴江区产业、人口与空间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镇区的综合发展水平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发展差异较为明显,同里镇与盛泽镇始终保持在前两位。(2)吴江区产业、人口与空间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达到了较高协调阶段。从时序特征来看,2012年以来,人口系统的快速发展是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产业系统和空间系统发展缓慢是制约整体耦合协调水平提升的症结所在;从空间特征来看,吴江区各镇产业、人口与空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提高,逐步形成了以“同里—盛泽”为轴心,松陵和黎里为两翼的中高水平协调发展区域。(3)根据吴江区各镇单个系统的发展滞后情况将八个镇划分为三个片区,其中产业滞后区包括松陵镇、黎里镇和同里镇,人口滞后区包括盛泽镇和七都镇,空间滞后区包括震泽镇、桃源镇和平望镇。根据吴江区产业、人口与空间耦合协调评价结果,本文基于经济转型视角从吴江整体和分区两个层面分析了产业、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最后,文章提出促进吴江区产业、人口与空间协调发展的优化策略。
其他文献
学位
星地激光通信是实现天基资源和地面资源高速骨干连接的主要手段,具有高速率、宽带宽、抗干扰和高保密性等优势,这也使得激光逐步成为未来星地通信的重要体制之一。但是激光大气传输,会受到大气中云团的吸收和散射、背景光干扰、大气湍流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激光通信的可靠性下降,对工程化应用形成较大挑战。为保证通信链路可靠性,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云团变化趋势预测系统。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云团变化趋势预测
在2020年初疫情时代,各地政府相继推出了“地摊经济”政策以缓解此类严肃的社会经济问题。而到了后疫情时代,城市经济恢复至正常,当时在热闹的商圈中,如火如荼展开的地摊经济,只剩下了稀疏的人群与零星的摊贩。而另一面,政府仍在尽力的保留地摊经济的余温在努力做出新的尝试。这对地摊经济空间布局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流空间理论为切入点,增加对地摊经济的流要素测度,以节点—流要素—网络的比对分析开展研究。分
学位
随着我国进入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乡村作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作用最紧密的地区,不断承受内外源多重因素的扰动,面临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与适应性提升的新挑战。苏州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先发地区,其乡村发展水平较高,与此同时也面临产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社会网络结构有待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仍需加强等一系列问题。由于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与乡村系统互为表里,探究“三生空间”的发展特征及演化规律有助于增强空间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空间信息网络中,空间网络与地面各类网络相连形成域间互联,因此需要通过域间路由协议实现不同域之间的路由交换,而现有的域间路由协议主要是BGP协议。但是,如果直接在空间信息网络中采用BGP协议,由于BGP协议的探测机制,需要较长的时间探测链路状态的变化。此外,空间中各个节点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远,因此,传播时延长,这会导致路由收敛时间较长,影响网络的稳定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面向空间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