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T图像的混凝土细观三维有限元模型重建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lul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混凝土材料力学行为的研究大都是建立在试验的基础上,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得到的试验成果又往往受到试验条件、环境以及材料本身复杂性的影响,试验成果的离散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结合理论和试验的细观数值模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细观尺度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是数值模拟首要的一环。随着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的深入,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其细观力学性能的研究,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细观结构有限元模型,例如格构模型,梁—颗粒模型,随机骨料模型,随机力学特性模型。以上模型大多是基于随机抽样方法和统计学的知识,所建立的模型虽然在骨料的分布和形状上已越来越接近混凝土的真实结构,但不可避免的与混凝土的真实细观结构存在着差异。CT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在无损状态下将混凝土内部细观结构用数字化方法进行呈现。如果能利用CT平面图像的信息,建立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细观结构有限元模型,将对混凝土数值模拟研究产生一定的作用。混凝土包括了骨料、水泥砂浆和孔隙三部分,从图像特征来看,骨料接近于白色,孔隙趋于黑色,水泥砂浆则介于两者之间。由于骨料、砂浆与孔隙具有相对明显的密度差异,通过CT扫描并转换成图像后,混凝土各个组分之间具有较好的对比度,能比较容易的观察和提取出骨料的轮廓。本文选用平滑滤波、阀值分割、形态学开闭运算等比较成熟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混凝土圆柱试件的截面图像进行预处理,以获取准确的骨料几何与位置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本文提出了两种三维重建的思路。第一种思路也就是本文第三章,基本步骤是利用处理好的图像,提取骨料的轮廓,基于矩理论对骨料的轮廓进行识别,将同一骨料在不同的层的轮廓提取出来,进行拓扑重构。对重构好的骨料数据进行处理,提取骨料的几何信息如长短轴长,长轴的倾角,圆度,矩形度等,并提取有限数量且能准确描述骨料结构的特征点,将这些特征点的位置信息导入ANSYS,连点成线,由线生成面,并利用ANSYS中的蒙皮技术利用同一骨料的不同面生成体,最后剖分网格,生成有限元模型。第二种方法也就是本文的第四章,基于混凝土的CT平面图像信息,用APDL语言生成的程序对混凝土的三维细观结构在大型商业有限元软件ANSYS中进行三维重建。重建过程没有生成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而是利用CT平面图像信息直接生成节点,连接节点生成单元,避免了网格无法剖分现象的出现。生成的单元形状规则,长宽比合理。第一种方法生成的模型忽略了小体积组分结构,由于特征点选取的有限,生成的较大体积的骨料与试件中骨料的圆形状也存在着差异,并且剖分后的一小部分网格质量不高。第二种方法直接对图像信息数据压缩,没有对不同的骨料进行区分,并且由于界面层的引入,使生成模型与原混凝土试件相比骨料率明显降低。但基于CT图像三维重建后的模型是以混凝土的真实细观结构信息为依据的,从而使生成的模型与真实模型差异更小,并且彻底解决了多级配骨料无法投放的难题。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是智能建筑的大量出现。这种建筑使结构功能发生重大的变化,与之相应的各种辅助设施(如供水(气,电)系统,空调系统等)将会变得越来越复
对于深埋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导硐法施工技术,目前还缺少成熟的理论和技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属于深厚表土基岩风化带内大断面硐室的焦煤集团赵固一矿矿井井底车场
岩体强度是研究岩体工程的基础。选择一种合适的强度理论不但关系到工程的安全问题也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应用统一强度理论,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现场量测数据
沿海大气环境下的盐雾侵蚀作用,是导致沿海混凝土结构发生耐久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广西沿海及近海地区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发生氯离子侵蚀、碳化,导致钢筋锈
给水管网漏失问题一直是供水行业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城市管网平均漏失率为20%以上,有的高达60%,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现常用的漏失控制措施有漏失检测技术、管道更
对隧道塌方荷载的预测是隧道工程中重要课题之一。隧道塌方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工程灾害。而隧道稳定性往往是工程建设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隧道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发展,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增长,不仅导致了资源和土地的浪费,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因此,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将成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途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于其平面布置灵活,抗侧刚度大,是设计者较为常用的一种结构体系。目前框架结构中的剪力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或者钢框架。钢
随着环境水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得到国内外学术专家、环保工作者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污水排放标准不断严格化,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逐渐转变为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以控制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强化生物除磷(EBPR)是污水除磷的有效而经济的方法,但是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由于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聚糖菌(glycog
由于地震作用的不确定性,建筑结构经常会遭遇超过其设防烈度的强烈地震作用,使得结构的破坏非常严重。隔震结构通过设置隔震层能够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