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理解综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谚语句式短小却韵味隽永、寓意深刻,是文化宝库中极富表现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们源于群众的生活经验和教训,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得以广泛传诵,成为我们交际中亮丽的一部分。但人们是如何理解谚语,尤其是谚语的语用意义的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本论文从形式语言入手,以认知推理为基本框架,对处于动态语境中的谚语意义理解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前人研究的实践成果和理论观点基础之上,提出了集形式语义学,文化语用学,心理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概念于一体的综合概述。 关于语言意义的生成和理解虽不是新的话题,但以往的研究多局限于形式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上。近年由于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于个人或集体心理认知等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在谚语理解方面Honeck等人做了较大贡献。尤其是他总结的七种谚语观使笔者受到很大的启发。其中的三种,形式观,认知观,文化观奠定了本论文的写作基础,成为论文扩展的基点。而且,他还介绍了当前的三种谚语理解理论(ECBT,GCMT,DCT Theory),它们从宏观认知角度归结了谚语理解的模式,是本文综观理论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仅仅局限于认知因素的影响,谚语的理解是不全面的。Folly(1991)曾指出谚语“意义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包括个人或集体价值观等多领域的因素,它们对谚语的综合理解是必要的。这些层面还要考虑到谚语言语作为诗或艺术的表现,在某种特定语境中的动态交际以及个人与社会等等诸多因素”(P.17)。本文将影响谚语意义理解的因素归为三大类:语言结构形式本身,心理认知的加工处理过程,动态的交际语境的不断建立与变化。这三大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于谚语意义的理解,是本文发展的重要框架。其中,语言形式是谚语思想或概念的载体,无论是在语音还是在词汇、句法上都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人们意识谚语的重要的物理依据。而在心理认知的加工处理方面笔者则倾向于概念基础扩展理论(ECBT Theory)提供的几个不同阶段(字面意义阶段一意识问题阶段一字面转换阶段一比喻意义阶段一意义修正阶段人 同时,文化观与认知观的相互补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谚语既是承载了特定文化的语言单位*ulturally unique linguisticevents),也是抽象的理论精神实体(abstract theoretical mental entities)。而在动态语境的建立与变化中,除了有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的差别外,还要注意其动态性 (Verschueren,2000)与时间的密切关系:交际者处理信息要受记忆力的限制,这是个心理动态过程;不同时代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语言随时间变迁所做的动态顺应。而本文中的 Folly关于谚语象征意义*ymbolic meaning)的讨论即是这方面的明确例子。因而,本文基于以上三点(形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语用学角度)所做的种种努力,志在建立一个关于谚语理解的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性的概述。 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论文写作的意义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以研究史实为线索阐述了谚语的定义、性质和功能,并对谚语研究的几种观点进行了评述。这些观点(如个人观、形式语言学观,宗教观,文学观,实际应用观,文化观以及认知观)起于不同的角度,又以不同的方式和信息服务于各自不同的目标,都是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的。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选择地把重点放在了形式、文化和认知三种更科学化的谚语观上。这三者相差各异,却在很多重要方面相互补充。本文恰恰以此为基础,进行展开论述,评点结合,以求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全面,更综合的谚语理解观。 在第三章里,作者对谚语理解的几种主要理论做了总结。早期的理论方法是从文化角度出发,针对的是个别的常见的谚语的理解以及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的社会影响因素,但它们没有提及宏观认知等内容,如谚语的记忆模式、谚语比喻意义的构成以及谚语应用中的理解过程等。而当前的谚语理解理论如概念基础扩展理论,大链条隐喻理论,双语码理论等,则从更为宏观的认知角度洞察了谚语理解的认知模式,但它们在运用和理解中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论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究了谚语的本质。特性,以及谚语在不同的语言加工系统中的表现,并提出多种设想,对谚语理解的多层面性做了些尝试。 我们知道,谚语是有很多特性的。他们开始时只是一种思想,后被贯以语言形式,凭借相关性规范为某一家族。所以,我们认为思想或概念是谚语产生和运用的动机,但它们又是如何衍生的呢?为此,我们对谚语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番探究,认为很多因素如一般理想物,不同的语言,文化,思维逻辑,个人偏好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谚语的字面形式。 了解了谚语的内外特性和谚语理解的认知理论,自然我们就会回到谚语理解的最终语用效果这个问题上。在第五章里首先我们承认知识体系对谚语理解的影响,承认谚语背后有说话人的动机因素(因为一个人若没有理会到谚语后面的动机就很难说他已经完全理解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活血贴膏中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甲醇∶0.1%三乙胺(70∶30),检测波长为240nm。结果:乌头碱在100~6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
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11种主要啮齿动物的种群生态位研究表明,子午沙鼠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高,为0.786,该种对7种资源等级的利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7种生境中均有分布,且以人工
近年来,影视剧数量呈现出逐年递涨态势,其中古装影视剧占据了比较大的比例。人物造型作为影视剧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元素,既能够体现出设计师针对这部影视作品的理解以及情感,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这个规划将给沿线国家提供发展机遇,沿线国家对资金技术和建设原材料的需求也为中
从乳房和胞宫的生理病理,乳癖与癥瘕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乳癖和症瘕的关系。
本文主要分析了2015年度日本进口食品监控指导计划的主要内容,作为政府食品主管部门管理出口食品的依据,企业规避贸易风险的重要参考。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m
目的观察对妊娠剧吐孕妇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62例妊娠剧吐孕妇,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护
本文基于酒后驾车的个人与社会因素、法规制度、文化现象等的呈现与相互影响,阐述了文化营造、法治完善、需要的管理,以及技术防控等综合防控的系统观。并进一步提出从酒后驾
本文通过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Teleflex诉KSR案判决的解读,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定义、组合方式和技术效果三个方面对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与联邦最高法院非显而易见性判断之
会议
<正>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劳损引起椎间盘纤维环松弛和破裂,突出的髓核压迫周围的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近年来,笔者运用McKenzie力学疗法联合葛根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