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慢性根尖周炎行一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剧烈程度的差异,同时比较不同民族间布洛芬对于根管治疗术后镇痛效果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次临床实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预实验)临床实验随机选取汉族、维吾尔族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各30名。汉族患者年龄在16至39岁之间有28人,40至59岁之间有2人,其中男性11人,女性19人;维吾尔族患者年龄在16至39岁之间有27人,40至59岁之间有3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5人。采用冠向下法行根管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相关数据,统计各组根管治疗后疼痛(endodontic flare-up,E flare-up)发生率和急性发作指数(Flare-up index,FUI)。第二阶段实验随机选取汉族、维吾尔族单根管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各250人,行一次法根管治疗后,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将汉族患者术后分为实验组(汉)和对照组(汉);将维吾尔族患者术后分为实验组(维)、对照组(维)。实验组和对照组出现疼痛的患者均按照每次一粒,每日两次的服药剂量,分别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和安慰剂(淀粉胶囊)三天。医师与患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于分组和服药情况均不知情。利用可视化痛觉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1周的疼痛程度。结果:第一阶段(预实验),汉族患者共有6人发生E flare-up,发生率为20.0%,FUI均值为0.75;维吾尔族患者共有10人发生E flare-up,发生率为33.3%,FUI均值为2.00。维吾尔族患者E flare-up的发生率和FUI均显著高于汉族患者。第二阶段实验在时间分布上,根管治疗后疼痛多发生于24至48小时之间,维吾尔族患者根管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和剧烈程度均更显著。结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后,维吾尔族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汉族患者;服用布洛芬后汉族患者的镇痛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