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青少年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所采用的态度、表现出来的固定行为模式和情感倾向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养成。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养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帮助和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是一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本研究在前人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和自立人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自立人格间的关系研究;并在本研究发现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改进父母教养方式,从而有效培养青少年自立人格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索科学正确的家庭教育模式和自立人格的培养模式对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健康、和谐、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与专家探讨的基础上,首先自编制了父母教养方式初测问卷,共发放了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43份.通过初测问卷的因素分析,并考察了信度和效度之后,本研究经修订最后编制出父母教养方式正式问卷。用正式问卷对1154名初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父母教养方式测查问卷的理论构想予以验证。本研究在正式施测时,同时引用了夏凌翔博士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在两个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自立人格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研究,共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1)本研究自编的《父母教养方式测查问卷》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在实际工作中用来测量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了解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的专门测量工具。(2)父母教养方式由接纳、拒绝、自主、控制、感情温暖和感情冷漠6个维度构成,与理论构想模型完全拟合。(3)父母教养式与初中生自立人格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初中生的自立人格的形成其作用是不一样的。正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自立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负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有显著负相关。(4)回归分析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中的自主、拒绝和情感冷漠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有较强的预测作用,其中自主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是正向预测,拒绝和情感冷漠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是负向预测。(5)根据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结果构建正确的父母教养模式。有助于帮助初中生自立人格养成的父母教养方式应表现为:父母在态度上要尊重、信任,在行为上要主张自立,进行必要的引导,在情感上要关心、爱护和鼓励;与之相反,不利于初中生自立人格养成的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态度上怀疑、否定,在行为上进行拒绝、控制,在情感上冷漠忽视,缺乏鼓励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