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膜表面的自身抗体,寻找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与SLE血液系统异常的关系,初步探讨SLE血液异常的发病机制。资料与方法选取明确诊断的SLE患者18例,其中合并血液系统异常者15例,无血液系统异常者3例,正常对照组1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有核红细胞、粒细胞表面自身抗体的结合率及抗体类型,分析自身抗体类型与外周血细胞减少的关系及自身抗体在骨髓造血细胞上的分布情况。结果18例SLE患者中,检测到自身抗体的患者为17例,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为94.44%;正常对照组10例,自身抗体阳性者0例,阳性率为0%。SLE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0)。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 SLE血液系统异常患者共15例,其中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93.33%;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00%;P=0.000,认为SLE伴血液系统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E伴血液系统异常组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中不伴血液系统异常的为3例,其中例患者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0%,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0%。两者比较,P=0.000,认为SLE血液系统正常组与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SLE伴血液系统正常组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LE血液系统异常组与血液系统正常组相比,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93.33%和1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在17例经FACS检测的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中,IgM型组血红蛋白、白细胞减少最为严重(p<0.05),IgG+IgM型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较IgM组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种造血细胞上IgG和IgM抗体的结合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造血干细胞、有核红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IgG或IgM的量明显高于粒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IgG或IgM的量(P均<0.05)。结论SLE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存在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以IgM最多,且最易造成贫血;大多数患者在造血干组细胞有自身抗体结合,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自身抗体的分布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检测的两种抗体更易与造血干细胞和有核红细胞结合。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阳性与外周血中抗SSA抗体阳性呈正相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外周血中抗SSA抗体阳性推测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是否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