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缺血后脑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极为复杂,涉及一系列缺血级联反应,包括脑组织能量代谢紊乱、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凋亡相关基因的激活等。这些反应相互联系,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细胞的死亡。其中,氧化应激损伤是缺血性脑损伤的核心病理环节,细胞凋亡是缺血性脑损伤后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早期神经保护治疗、阻断氧化应激损伤及细胞凋亡是其治疗的关键。但迄今为止,临床上仍没有公认的具有显著疗效的神经保护剂诞生。因此,探索临床行之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已成为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作为冠心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
目的通过研究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胎盘滋养细胞Bax、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来分析胎盘滋养细胞Bax、Bcl-2蛋白在子痫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
目的了解分析重庆市三种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收集痰标本共282份,分离培养并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9.4%、21.5%、43.0%、12.9%、36.6%、35.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