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KAPK-2、HSP27在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的蛋白激酶2(MAPKAPK-2)、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肾缺血后处理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探索肾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的新途径。  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组:①假手术组(Sham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缺血后处理组(IPO组);④缺血后处理+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组)。每组又按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1h、3h、6h和24h四个时间点,各个时间点6只大鼠。采用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松开动脉夹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处理模型手术操作基本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缺血60 min后,进行6次开放阻断循环(开放10 sec+阻断10 sec),然后充分开放灌注。SB组p38 MAPK选择性抑制剂SB203580于缺血前尾静脉注入。  采用化学方法测定各时间点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浓度;免疫印迹方法测定肾组织中MAPKAPK-2、p-MAPKAPK-2以及HSP27、p-HSP27的变化。再灌注24 h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p-MAPKAPK-2、p-HSP27蛋白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  结果:  1.血清BUN及SCr的变化Sham组各时间点的血清BUN及SCr水平变化不大(P>0.05)。I/R组及SB组血清BUN及SCr从再灌注1h开始升高,再灌注24 h达高峰。与Sham组比,I/R组各时间点血清BUN及SCr含量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I/R组相比,IPO组各时间点的血清BUN及SCr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B组各时间点的血清BUN及SCr含量显著升高,与IP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肾组织形态学改变I/R组可见明显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空泡变性、管腔扩张、基底膜皱缩以及细胞、蛋白管型;IPO组上述病理改变明显轻于I/R组;S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多呈空泡变性和局灶性坏死,肾小管管腔扩张,肾小管内见大量管型和坏死脱落细胞,部分肾小管结构毁损。  3.TUNEL染色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多,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IPO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凋亡指数明显降低,与I/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IPO组相比,SB组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MAPKAPK-2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I/R组p-MAPKAPK-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IPO组p-MAPKAPK-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PO组相比,SB组p-MAPKAPK-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I/R组p-MAPKAPK-2表达从1h开始逐渐升高,6h达高峰,此后表达逐渐降低,但再灌24 h p-MAPKAPK-2表达仍显著高于Sham组(P<0.05)。与I/R组相比,IPO组各时间点p-MAPKAPK-2表达均显著升高,以6h升高最明显,两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SB组各时间点表达均显著低于IPO组(P<0.05)。各组各时间点MAPKAPK-2基础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  5.HSP27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p-HSP2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比较,IPO组p-HSP27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B组p-HSP2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IPO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Sham组各时间点仅有少量p-HSP27表达,I/R组及IPO组均在再灌1h时表达开始逐渐升高,再灌6h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与Sham组比较,I/R组各对应时间点p-HSP27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R组相比,IPO组各对应时间点p-HSP27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IPO组相比,SB组各时间点p-HSP27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两组各对应时间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间点HSP27基础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肾缺血后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p38 MAPK/MAPKAPK-2通路,活化其下游的内源性效应分子HSP27,继而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大鼠脑慢性低灌注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等方面研究木犀草素改善慢性脑低灌注所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
目的:分析KCNQ1 rs2237892和NOS1APrs12742393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淮海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该遗传多态性与T2DM关系及其对瑞格列奈疗效的影
口服给药(administering oral medications)是药物疗法最常采用的给药方式,其主要吸收部位在小肠,所以小肠的吸收成为药物进入体循环发挥疗效的重要屏障。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近期研究发现黄芩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对于治疗脑缺血疾病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口服制剂大多数仍以黄芩苷做为主要成分,因此生物利用度均不理想。在以往的研究中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