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迅速,截止至2009年,国土资源部一共公布了5批共182家国家地质公园。这些国家地质公园均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我国数目庞大的国家地质公园不仅拥有独特的地质遗迹,还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对国家地质公园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民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地质公园的吸引力,增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不同的国家地质公园拥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在数量、质量、组合状况等方面各不相同,如何选择恰当的开发模式就成为其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
本研究在对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的基础上,借鉴旅游学、民俗学、生态学、地质学、地貌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综合考虑国家地质公园拥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数量与类型、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质量与组合状况、与地质遗迹的联系性、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所处的区位条件等因素,提出了国家地质公园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模式:(1)生态民俗村模式;(2)博物馆模式:(3)主题风情园模式;(4)传统民俗风情街区模式。
最后,选择拥有丰富苗族、仡佬族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万盛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研究个案,在对其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民俗旅游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选择生态民俗村和主题风情园作为万盛国家地质公园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