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正义理论之差别原则初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罗尔斯是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哲学和伦理学家。他的正义理论建立在对传统功利主义批判的基础上。罗尔斯指出正义的主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即用来分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划分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和负担的主要制度。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应该是由正义观念所支配的社会。罗尔斯认为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一般观念是:所有的社会的基本善——自由与机会、收入与财富、自尊的基础——都必须平等地分配,除非对某些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有利于最少受惠者。这个一般的正义观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两个正义原则。正义原则是确立社会基本结构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支配着对制度的所有随后的批评和改造。正义原则通过调节主要的社会制度,尽量解决社会的不公平问题,这就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目的所在。 作为正义两原则之一的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中心,也是讨论的热点,具有很大的争议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差别原则是把握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关键。本文把差别原则置放在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整体背景和框架下,从追溯罗尔斯正义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入手,分析了差别原则的推出、内容、论证、引发的批评及罗尔斯对批评的回应,在此基础上,对差别原则做出了审慎的评价。
其他文献
此篇论文主要是讨论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内容和基本特点及其现代转型。传统婚姻家庭伦理是建立在男尊女卑和上尊下卑的基础之上的,以家长制为核心。中国的婚姻家庭伦理自1840年
当马克思不满意康德和费希特在“空中飞翔”时,便转向了黑格尔。并且他一度把自我意识哲学当作改变不合理现实的有力武器。当时的马克思认为任何不合理的现实碰到哲学都要“
易学研究的难度主要在于对易的始原很难确定,易学的很多基本内容历代学者只能凭推理等办法去处理,这种情况在孔颖达注疏《周易正义》时就是如此了.比如在解释卦的涵义时,便引
制度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活动与社会关系的规则体系,文明的制度体系应该是外在强制性与内在权威性、公共性与普遍性、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以及理性建构与自然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