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影响,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显得日益紧迫。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在一亿三千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照此比例推算,目前已有大约两千万的农民工由于经济不景气而失业返乡。从“务工”到“失业”,中国农民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四川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近年来全省劳务输出的人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2006年末,全省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637.3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2.9%,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目前我省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已增长近20倍,劳务输出量占到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省劳务收入达到722亿元,比2004年增加76.6亿元,增长16.8%。全省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08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6%。2004年全省农民工人数比2001年增加230万人,年均增加57.5万人,增长率为4.56%。其中跨省农民工740万人,比2001年增加了180万人,年均增加45万人,比2003增加了80万人。四川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推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随着当前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导致大批四川籍农民工提前返乡,给四川劳务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明确制约外出农民工回流意愿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以四川成都周边区县、德阳、绵阳、雅安、广元、广安、攀枝花、西昌、达州、自贡、乐山等地区的223户外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首先,对问卷总体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当前四川外出返乡农民工具有以下特征:①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偏低,维权意识淡薄。②年龄结构偏轻。40岁以下的占到95%,其中已婚占55.4%。③收入普遍较低。1500元/月以下占72.05%,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计。④95.4%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愿望强烈,希望在技能培训、银行贷款、就业机会等方面得到政府扶持。其次,采用Logistic模型,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对外出农民工选择回乡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内因主要是:有无某种劳动技能、受教育程度、子女受教育负担、赡养老人负担,以及婚姻状况;外因主要是:家乡创业机会、流出地的利好政策及宏观经济环境。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四川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笔者从改善外出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环境、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政府有关部门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