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都穆《使西日记》整理与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穆(1459-1525),字玄敬,又字元敬,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中期一位重要的学者。有《游名山记》《使西日记》《金薤琳琅》等作品传世。
  笔者的研究成果主要由“研究篇”“整理篇”两部分组成。“研究篇”内容包括:第一,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之上,整合涉及都穆的主要史料,对都穆年谱、家族谱系进行考述,以此作为对都穆其人评价的主要依据。第二,从传统文献学的视角出发,梳理《使西日记》的文献著录情况,依据现存孤本所钤盖印文,溯源其递藏关系,对《使西日记》的刊刻时间重新进行详细考述,并得出结论,其初刻时间或为正德九年至正德十二年(1514至1517)之间。第三,从《使西日记》文本内容出发,量化梳理都穆使西途中各种交往活动、所载古迹名胜与典故传说等,并对《使西日记》《游名山记》《金薤琳琅》三书关系进行考证,确认三书为互相印证、互为补充关系。第四,从《使西日记》所载所处辖境、行进里程中整合北京至宁夏行经路线,经考证其为黄汴撰《一统路程图记》卷六《江北陆路·北京至陕西宁夏镇路》的重要资料来源。以此路线为线索,以永乐十九年(1421)明廷迁都北京为节点,借助《寰宇通衢》《使西日记》《一统路程图记》《士商类要》等书所载京师至陕西驿路,纵向梳理明前期、明中后期京师至陕西驿路交通的发展变化,并总结其驿路变化的主要特征。
  “整理篇”系《使西日记》整理成果。整理方法以标点、校勘、注释等方式为主。以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为底本。
其他文献
《左传》是一部在叙事方面极具特色的典籍,它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前代学者对于《左传》在叙事上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左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左传》研究的热点。随着叙事学的逐渐发展,空间焦虑所引发的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为叙事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自空间叙事学理论传入我国以来,学术界开始将视角转向到古代文学的研究中。长久以来,《左传》的空间叙事研究付诸阙如。虽然《左传》
学位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梁山英雄群象,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小说定本之初,以各种形式流传时,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施耐庵改编后的《水浒传》,更加受到了后代读者的青睐,《水浒传》续书的不断出现即有此原因。罗贯中的《征四寇》、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陈忱的《水浒后传》和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揭开了续写《水浒传》的序幕,到了清末,这股续写之风依然兴盛,但是
学位
《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名著,但因书中记载了大量地名,因此也是一部地名学著作。郦道元在解释地名渊源的同时,既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当地秀美的景色,又旁征博引,详实地记述了各地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也不失为一部文学名著。《水经注》中记载的地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包含范围甚广。在河川方面,不仅记载了江河川渎的名称,还记载了一些伏流、水口、河曲、瀑布等的名称;在山岳方面,不仅记载了大量峰峦山岭的名称,还
学位
新世纪以来,陕西“70后”女作家对陕西文坛历来所坚守的“乡土书写”“宏大叙事”呈现出了突围式的改变,在题材、主题、叙事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继承与创新”的特点。论文以周碹璞、唐卡、吴文莉三位“70后”女作家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来印证这一系列的变化。除引言、结语外,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对新世纪陕西“70后”女作家长篇小说所呈现的变化做整体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题
1980年代和新世纪是宁夏小说创作史上的两个高潮期。宁夏小说面貌的完全改观始于80年代,较之它此前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极大的飞跃。这一时期宁夏小说作家们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坚定的文学信念以及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与责任感,在中国文坛上发出了“宁夏声音”。  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时期小说中蕴含的生命意识以及小说家的创作心理进行分析。论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80年代中国小说创
郭楷(1760-1840),字仲仪,号雪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县)人,是清代乾嘉时期关陇文坛的成员之一,也与这一时期文坛的诸多重要人物交好。有《梦雪草堂诗稿》《梦雪草堂续稿》传世。本论文在对郭楷《梦雪草堂诗稿》《梦雪草堂续稿》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与郭楷相关的文献资料,立足其作品,对郭楷生平、家世、交游等内容进行考证,对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研究。  论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结
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数达7.59亿人,在如此庞大的网络视频展演与消费资源中,短视频作为极具特色的资源载体异军突起,不仅使行业获利颇丰,同时生成了千奇百怪的风格和越发专业的品类内容,其中,男性网红性别反串便是短视频内容品类中较引人瞩目类型之一。在我国.性别反串表演从最早作为传统戏剧中的表演手法,流变成为具有娱乐化、草根化特征的网络视频展演方式,成为了一种大众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木文立
民间生活故事是民众在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文学创作,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类型,其生成与流传有着稳定的母题情节和叙事结构,同时又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质。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故事类型研究和比较故事学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为研究对象,选取宁夏157篇和河北91篇民间生活故事,按照母题情节对宁夏和河北两地的民间生活故事的类型进行比较,探讨
《宁夏出差日记》系稿本,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佚名作者自京城至宁夏赴任沿途所记日记,也是已知清代唯一一部目的地为宁夏的行程日记。是书所记京城至宁夏路线、沿途历史古迹、赴任事宜等内容对研究清代京城、宁夏两地交通,途经各地历史地理以及清代官员赴任问题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宁夏出差日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各类文史资料,对《宁夏出差日记》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说
固原市彭阳县遗存有大量的清代契约档案,这些资料作为民间社会的法律文件,是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运作的直接反映,具有真实性和原始性,可对政书、典章、史志等公私文献做有益的补充。本论文拟对《彭阳清代契约档案》所收录的清代彭阳地区的契约档案做整理与研究。  文章分整理篇与研究篇两个部分。研究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介绍《彭阳清代契约档案》的主要内容,对该书进行重新分类;梳理彭阳清代契约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