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出差日记》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1223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出差日记》系稿本,现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佚名作者自京城至宁夏赴任沿途所记日记,也是已知清代唯一一部目的地为宁夏的行程日记。是书所记京城至宁夏路线、沿途历史古迹、赴任事宜等内容对研究清代京城、宁夏两地交通,途经各地历史地理以及清代官员赴任问题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宁夏出差日记》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各类文史资料,对《宁夏出差日记》进行深入研究。具体来说,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文献本身入手,对《宁夏出差日记》主要内容、版本特点、流传情况作概述。结合日记所记内容与其他文献史料重点考证作者身份,得出作者为道光十八年(1838)清廷派驻宁夏的理藩院驻宁夏理事司员的结论。第二章、第三章在对文献以及作者有清晰认识后,深入文献内容研究交通路线、历史古迹及官员赴任事宜。第二章研究《宁夏出差日记》作者所行交通路线。总结《宁夏出差日记》作者所行交通路线并考察日记所记沿途交通相关内容,梳理概括其他文献中所记清代自京城至宁夏的交通路线,包括山西线、河南线、长城沿线。分析自京城至宁夏各条交通路线,探讨其各自发展的兴衰、地位的转变。在掌握清代京城至宁夏交通路线的基础上结合日记内容分析作者路线选择的原因,以对《宁夏出差日记》作者赴任此途所行所选路线有更深认识。
  第三章研究日记所记历史古迹及官员赴任事宜。结合日记内容与其他历史文献考察作者沿途所见历史古迹,结合《宁夏出差日记》所记赴任内容以及清代官修政书、民间官箴书对官员赴任的要求建议,考察清代官员赴任事宜,以期对《宁夏出差日记》作者此次赴任有更全面的认识。
其他文献
王巩,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载其“有隽才,长于诗”。诚如斯言,王巩一生仕途坎坷,官位不高,又屡遭贬谪,但其潜心创作,兼优诗文书画,著诗集、文集、笔记、书帖等颇丰。惜乎今仅存《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清虚杂著补阙》等四部笔记,及十一首诗、五篇文和四幅书法作品。王巩存世四部笔记各为一卷,内容较为博杂,涉及北宋的逸闻轶事、党派斗争、典章制度、风俗习尚等诸多方面。目前学术界对王巩的研究成果
学位
科幻小说作为当今文学市场上一个比较热门的题材,一直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儿童科幻小说作为科幻小说的一个特殊的门类,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宁夏地区,儿童文学创作相对贫瘠,而赵华作为宁夏少见的致力于儿童科幻小说创作的作家,他创作的儿童科幻小说不仅具有鲜明的主题,在语言、写作模式等方面也颇具特色,他的作品在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异域色彩,形成了较为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研究赵华的相关儿童科幻小说,
《左传》是一部在叙事方面极具特色的典籍,它不仅是一部史学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前代学者对于《左传》在叙事上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左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左传》研究的热点。随着叙事学的逐渐发展,空间焦虑所引发的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为叙事学研究带来新的思路。自空间叙事学理论传入我国以来,学术界开始将视角转向到古代文学的研究中。长久以来,《左传》的空间叙事研究付诸阙如。虽然《左传》
学位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梁山英雄群象,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小说定本之初,以各种形式流传时,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经施耐庵改编后的《水浒传》,更加受到了后代读者的青睐,《水浒传》续书的不断出现即有此原因。罗贯中的《征四寇》、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陈忱的《水浒后传》和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揭开了续写《水浒传》的序幕,到了清末,这股续写之风依然兴盛,但是
学位
《水经注》是一部地理名著,但因书中记载了大量地名,因此也是一部地名学著作。郦道元在解释地名渊源的同时,既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当地秀美的景色,又旁征博引,详实地记述了各地的名胜古迹、神话传说、风土人情,也不失为一部文学名著。《水经注》中记载的地名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包含范围甚广。在河川方面,不仅记载了江河川渎的名称,还记载了一些伏流、水口、河曲、瀑布等的名称;在山岳方面,不仅记载了大量峰峦山岭的名称,还
学位
新世纪以来,陕西“70后”女作家对陕西文坛历来所坚守的“乡土书写”“宏大叙事”呈现出了突围式的改变,在题材、主题、叙事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继承与创新”的特点。论文以周碹璞、唐卡、吴文莉三位“70后”女作家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来印证这一系列的变化。除引言、结语外,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展开论述。  第一章,对新世纪陕西“70后”女作家长篇小说所呈现的变化做整体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题
1980年代和新世纪是宁夏小说创作史上的两个高潮期。宁夏小说面貌的完全改观始于80年代,较之它此前的任何历史时期,都是极大的飞跃。这一时期宁夏小说作家们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坚定的文学信念以及对这片土地和人民深沉的爱与责任感,在中国文坛上发出了“宁夏声音”。  本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时期小说中蕴含的生命意识以及小说家的创作心理进行分析。论文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1980年代中国小说创
郭楷(1760-1840),字仲仪,号雪庄,凉州府武威县(今甘肃武威县)人,是清代乾嘉时期关陇文坛的成员之一,也与这一时期文坛的诸多重要人物交好。有《梦雪草堂诗稿》《梦雪草堂续稿》传世。本论文在对郭楷《梦雪草堂诗稿》《梦雪草堂续稿》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检索与郭楷相关的文献资料,立足其作品,对郭楷生平、家世、交游等内容进行考证,对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研究。  论文主要分引言、研究篇、整理篇、结
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总数达7.59亿人,在如此庞大的网络视频展演与消费资源中,短视频作为极具特色的资源载体异军突起,不仅使行业获利颇丰,同时生成了千奇百怪的风格和越发专业的品类内容,其中,男性网红性别反串便是短视频内容品类中较引人瞩目类型之一。在我国.性别反串表演从最早作为传统戏剧中的表演手法,流变成为具有娱乐化、草根化特征的网络视频展演方式,成为了一种大众的个性化表达方式。木文立
民间生活故事是民众在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文学创作,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类型,其生成与流传有着稳定的母题情节和叙事结构,同时又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质。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故事类型研究和比较故事学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河北卷》为研究对象,选取宁夏157篇和河北91篇民间生活故事,按照母题情节对宁夏和河北两地的民间生活故事的类型进行比较,探讨